诗人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后徙居江陵(今属湖北)。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后人因称“岑嘉州”。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天宝三年进士。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后出任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於成都。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
岑参奉和相公发益昌
相国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朝登剑阁云随马, 夜渡巴江雨洗兵。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千条拂去旌。 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岑参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晖。色借玉珂迷晓骑, 光添银烛晃朝衣。西山落月临天仗,北阙晴云捧禁闱。 闻道仙郎歌白雪,由来此曲和人稀。
岑参送严维下第还江东
勿叹今不第,似君殊未迟。且归沧洲去,相送青门时。 望鸟指乡远,问人愁路疑。敝裘沾暮雪,归棹带流澌。 严子滩复在,谢公文可追。江皋如有信,莫不寄新诗。
岑参奉送李宾客荆南迎亲
迎亲辞旧苑,恩诏下储闱。昨见双鱼去,今看驷马归。 驿帆湘水阔,客舍楚山稀。手把黄香扇,身披莱子衣。 鹊随金印喜,乌傍板舆飞。胜作东征赋,还家满路辉。
岑参送卢郎中除杭州赴任
罢起郎官草,初分刺史符。海云迎过楚,江月引归吴。 城底涛声震,楼端蜃气孤。千家窥驿舫,五马饮春湖。 柳色供诗用,莺声送酒须。知君望乡处,枉道上姑苏。
岑参和刑部成员外秋夜寓直寄台省知己
列宿光三署,仙郎直五宵。时衣天子赐,厨膳大官调。 长乐钟应近,明光漏不遥。黄门持被覆,侍女捧香烧。 笔为题诗点,灯缘起草挑。竹喧交砌叶,柳亸拂窗条。 粉署荣新命,霜台忆旧僚。名香播兰蕙,重价蕴琼瑶。 击水翻沧海,抟风透赤霄。微才喜同舍,何幸忽闻韶。
岑参酬畅当嵩山寻麻道士见寄
闻逐樵夫闲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时。开云种玉嫌山浅, 渡海传书怪鹤迟。阴洞石幢微有字,古坛松树半无枝。 烦君远示青囊录,愿得相从一问师。
岑参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
满寺枇杷冬著花,老僧相见具袈裟。汉王城北雪初霁, 韩信台西日欲斜。门外不须催五马,林中且听演三车。 岂料巴川多胜事,为君书此报京华。
岑参南溪别业
结宇依青嶂,开轩对翠畴。树交花两色,溪合水重流。 竹径春来扫,兰樽夜不收。逍遥自得意,鼓腹醉中游。
岑参西河郡太原守张夫人挽歌
鹊印庆仍传,鱼轩宠莫先。从夫元凯贵,训子孟轲贤。 龙是双归日,鸾非独舞年。哀容今共尽,凄怆杜陵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