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戴叔伦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去妇怨
出户不敢啼,风悲日凄凄。心知恩义绝,谁忍分明别。 下坂车辚辚,畏逢乡里亲。空持床前幔,却寄家中人。 忽辞王吉去,为是秋胡死。若比今日情,烦冤不相似。
戴叔伦雨
历历愁心乱,迢迢独夜长。春帆江上雨,晓镜鬓边霜。 啼鸟云山静,落花溪水香。家人亦念我,与汝黯相忘。
戴叔伦独不见
前宫路非远,旧苑春将遍。玉户看早梅,雕梁数飞燕。 身轻逐舞袖,香暖传歌扇。自和秋风词,长侍昭阳殿。 谁信后庭人,年年独不见。
戴叔伦赠殷亮
日日河边见水流,伤春未已复悲秋。 山中旧宅无人住,来往风尘共白头。
戴叔伦调笑令·边草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戴叔伦柳花歌送客往桂阳
沧浪渡头柳花发,断续因风飞不绝。摇烟拂水积翠间, 缀雪含霜谁忍攀。夹岸纷纷送君去,鸣棹孤寻到何处。 移家深入桂水源,种柳新成花更繁。定知别后消散尽, 却忆今朝伤旅魂。
戴叔伦苏溪亭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戴叔伦早春曲
青楼昨夜东风转,锦帐凝寒觉春浅。垂杨摇丝莺乱啼, 袅袅烟光不堪翦。博山吹云龙脑香,铜壶滴愁更漏长。 玉颊啼红梦初醒,羞见青鸾镜中影。侬家少年爱游逸, 万里轮蹄去无迹。朱颜未衰消息稀,肠断天涯草空碧。
戴叔伦送别钱起
阳关多古调,无奈醉中闻。归梦吴山远,离情楚水分。 孤舟经暮雨,征路入秋云。后夜同明月,山窗定忆君。
戴叔伦暮春沐发晦日书怀寄韦功曹沨李录事从训王少府纯
朝沐敞南闱,盘跚待日晞。持梳发更落,览镜意多违。 吾友见尝少,春风去不归。登高取一醉,犹可及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