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杜甫题张氏隐居
【其一】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其二】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杜甫秋雨叹三首
【其一】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其二】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城中斗米换衾禂,相许宁论两相值?【其三】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老夫不出..
杜甫遣怀
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 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 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 先帝正好武,寰海未凋枯。猛将收西域,长戟破林胡。 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
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代北有豪鹰,生子毛尽赤。 渥洼骐骥儿,尤异是龙脊。 李舟名父子,清峻流辈伯。 人间好少年,不必须白皙。 十五富文史,十八足宾客。 十九授校书,二十声辉赫。 众中每一见,使我潜动魄。 自恐二男儿,辛勤养无益。 乾元元年春,万姓始安宅。 舟也衣彩衣,告我欲远适。 倚门固有望,敛衽就行役。 南登吟白华,..
杜甫小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杜甫复愁十二首
此组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大约作于七六七年秋。杜甫几乎是无时不愁。复愁,是一愁未已,一愁复至。
杜甫义鹘行
《义鹘》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首段十二句叙述苍鹰幼雏遇难;中间十六句描写义鹘为雏鹰报仇,挞伐恶霸白蛇,受到诗人热情的赞扬;末段八句表明诗人作诗的动机。这是一首情感强烈的寓言诗,诗人借“义鹘”为苍鹰报仇之事,表达了对侠义精神的歌颂,构思精巧,寄意深远,感情真挚。
杜甫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
《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7卷第10首。此诗为作者至德二载(757)作于凤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