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石笋行
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古来相传是海眼, 苔藓蚀尽波涛痕。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 恐是昔时卿相墓,立石为表今仍存。惜哉俗态好蒙蔽, 亦如小臣媚至尊。政化错迕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 嗟尔石笋擅虚名,后来未识犹骏奔。安得壮士掷天外, 使人不疑见本根。
杜甫戏为双松图歌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绝笔长风起纤末, 满堂动色嗟神妙。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松根胡僧憩寂寞, 庞眉皓首无住著。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重之不减锦绣段。 已令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
杜甫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赤县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长安苦寒谁独悲, 杜陵野老骨欲折。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 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自然弃掷与时异, 况乃疏顽临事拙。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
杜甫枯棕
蜀门多棕榈,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 徒布如云叶,青黄岁寒后。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 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 有同枯棕木,使我沈叹久。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 啾啾黄雀啅,侧见寒蓬走。念尔形影干,摧残没藜莠。
杜甫枯楠
楩楠枯峥嵘,乡党皆莫记。不知几百岁,惨惨无生意。 上枝摩皇天,下根蟠厚地。巨围雷霆坼,万孔虫蚁萃。 冻雨落流胶,冲风夺佳气。白鹄遂不来,天鸡为愁思。 犹含栋梁具,无复霄汉志。良工古昔少,识者出涕泪。 种榆水中央,成长何容易。截承金露盘,袅袅不自畏。
杜甫戏作花卿歌
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用如快鹘风火生, 见贼唯多身始轻。绵州副使著柘黄,我卿扫除即日平。 子章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李侯重有此节度, 人道我卿绝世无。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京都。
杜甫戏赠友二首
元年建巳月,郎有焦校书。自夸足膂力,能骑生马驹。 一朝被马踏,唇裂版齿无。壮心不肯已,欲得东擒胡。 元年建巳月,官有王司直。马惊折左臂,骨折面如墨。 驽骀漫深泥,何不避雨色。劝君休叹恨,未必不为福。
杜甫大麦行
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东至集壁西梁洋, 问谁腰镰胡与羌。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杜甫去秋行
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到今不知白骨处, 部曲有去皆无归。遂州城中汉节在,遂州城外巴人稀。 战场冤魂每夜哭,空令野营猛士悲。
杜甫相逢歌赠严二别驾
我行入东川,十步一回首。成都乱罢气萧飒, 浣花草堂亦何有。梓中豪俊大者谁,本州从事知名久。 把臂开尊饮我酒,酒酣击剑蛟龙吼。乌帽拂尘青螺粟, 紫衣将炙绯衣走。铜盘烧蜡光吐日,夜如何其初促膝。 黄昏始扣主人门,谁谓俄顷胶在漆。万事尽付形骸外, 百年未见欢娱毕。神倾意豁真佳士,久客多忧今愈疾。 高视乾坤又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