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黄庶简介

黄庶(1019~1058)宋代,字亚夫,一作亚父,晚号青社。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湜(茂谒)长子,黄庭坚父。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时年二十五(《伐檀集自序》)。其后历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同上书)。以其诗文及交游事迹考之,初幕长安,庆历末徒凤翔,旋随宋祁幕许州。后随晏殊重幕长安。皇祐三年(1051),又改幕许州,受知于文彦博。五年,文彦博徙知青州,辟庶为通判(清光绪《益都县图志·官师志》)。至和中,摄知康州。嘉祐三年,卒于任所,年四十。事见《黄氏金字牒谱》。
黄庶和元伯中伏夜雨南洋河水泛
雨洗三齐中伏月,乖龙连夜起云门。溪声斗似银河落,惊断诗书一梦魂。
黄庶和陪丞相听蜀僧琴
百年生计一张琴,敝轸枯弦抵万金。世上几人曾入耳,樽前此日是知音。清风明月虚无境,白雪阳青寂寞心。莫讶南薰沉听久,致君基业用功深。
黄庶和刘卿材十咏·野庙
中国浮图盛,祈禳渐不过。吾民非独困,山鬼恨尤多。
黄庶和刘卿材十咏·溪声
至音不可收,今人滞形器。欲知古乐心,山中此声是。
黄庶和刘卿材十咏·草市
冲市柴鱼集,应山鸡犬号。问知人苦乐,米价不多高。
黄庶和百塔寺四首·四开亭
亭前流水醒客耳,亭上白云开客颜。老僧有意厚来往,四面更令看好山。
黄庶和白云庵七首·宴坐台
老僧坐见万物空,往往终日居此台。破衣兀坐若枯木,山鸟不怕行莓苔。
黄庶和白云庵七首·醒石
老僧拂拭待游者,云骨一片莓苔青。尘埃万事心若醉,到此不觉令人醒。
黄庶和白云庵七首·磬石
古乐破散郑卫起,走入万物不可名。山中惆怅莫能到,疑是舜时韶一声。
黄庶和白云庵七首·清风轩
老僧拂榻人不知,独与清风事来去。朝昏宴坐向轩中,此身便是清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