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陪卢明府泛舟回作
百里行春返,清流逸兴多。鹢舟随雁泊,江火共星罗。 已救田家旱,仍医俗化讹。文章推后辈,风雅激颓波。 高岸迷陵谷,新声满棹歌。犹怜不才子,白首未登科。
孟浩然夜登孔伯昭南楼,时沈太清、朱升在座
谁家无风月,此地有琴尊。山水会稽郡,诗书孔氏门。 再来值秋杪,高阁夜无喧。华烛罢然蜡,清弦方奏鹍. 沈生隐侯胤,朱子买臣孙。好我意不浅,登兹共话言。
孟浩然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孟浩然登总持寺浮图
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
孟浩然登龙兴寺阁
阁道乘空出,披轩远目开。逶迤见江势,客至屡缘回。 兹郡何填委,遥山复几哉。苍苍皆草木,处处尽楼台。 骤雨一阳散,行舟四海来。鸟归馀兴远,周览更裴回。
孟浩然宴崔明府宅夜观妓
画堂观妙妓,长夜正留宾。烛吐莲花艳,妆成桃李春。 髻鬟低舞席,衫袖掩歌唇。汗湿偏宜粉,罗轻讵著身。 调移筝柱促,欢会酒杯频。倘使曹王见,应嫌洛浦神。
孟浩然宴张记室宅
甲第金张馆,门庭车骑多。家封汉阳郡,文会楚材过。 曲岛浮觞酌,前山入咏歌。妓堂花映发,书阁柳逶迤。 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宁知书剑者,岁月独蹉跎。
孟浩然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
自君理畿甸,予亦经江淮。万里书信断,数年云雨乖。 归来休浣日,始得赏心谐。朱绂恩虽重,沧洲趣每怀。 树低新舞阁,山对旧书斋。何以发秋兴,阴虫鸣夜阶。
孟浩然岘山送萧员外之荆州
岘山江岸曲,郢水郭门前。自古登临处,非今独黯然。 亭楼明落照,井邑秀通川。涧竹生幽兴,林风入管弦。 再飞鹏激水,一举鹤冲天。伫立三荆使,看君驷马旋。
孟浩然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
念尔习诗礼,未曾违户庭。平生早偏露,万里更飘零。坐弃三牲养,行观八阵形。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壮志吞鸿鹄,遥心伴鶺鴒。所从文且武,不战自应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