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释智愚简介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释智愚小吴轩
结茅初不为孤峰,祗爱登临眼底空。风淡云收见天末,始知吴在一毫中。
释智愚西蜀言道士昔同夏岳山三十年后著僧伽梨衣复
不拜星坛不步虚,裂冠来下死工夫。地炉深处烧红叶,曾记三生旧话无。
释智愚天竺玉论师赴觉海
妙旨惟从句外求,白云先见室中筹。海山深处多麟凤,此去横经一纲收。
释智愚题鱼矶
秋竿倚石台,沙鸟喑相猜。一草有时劝,几朝鱼不来。
释智愚送信禅人
诚信之言是道根,出门句子要区分。溪山到眼知惭愧,莫学丛林饱见闻。
释智愚送胜禅者
别我芝岩旧主情,松堂月冷露华清。古桐高佩知保处,会听百滩流水声。
释智愚送僧之严
对薄方话萝窗底,又握山藤破晓烟。领取桐江到家句,子规啼在月明前。
释智愚送僧见泉不庵
大阿横按血淋淳,铁作心肝也皱眉。入得门来翻死款,不庵未必得饶伊。
释智愚送鄱阳复道者
相逢首人漆双瞳,衣衫零落迎秋风。甘将百骸作泥土,冷笑万事如展蓬。当今祖道薄如纸,瓦缶雷鸣闹人耳。正音却作画线悬,两手枕胸泪如洗。行行不惜两茎眉,魔宫虎穴俱探窥。山穷桥断始得路,伎俩尽时方见伊。
释智愚送了侍者游台山
慕膻高举兴何穷,秋在黄芦叶里风。已慢示明如蹈火,白云深处见岩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