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王安石蒲叶
蒲叶清浅水,杏花和暖风。地偏绿底绿,人老为谁红。
王安石南涧楼
扑扑烟岚绕四阿,物华终恨未能多。故应陡起三千丈,始奈重山复岭何。
王安石秣陵道中口占二首·岁熟田家乐
岁熟田家乐,秋风客自悲。茫茫曲城路,归马日斜时。
王安石秣陵道中口占二首·经世才难就
经世才难就,田园路欲迷。殷懃将白发,下马照青溪。
王安石留题微之廨中清辉阁
故人名字在瀛洲,邂逅低徊向此留。鸥鸟一双随坐啸,荷花十丈对冥搜。水涵樽俎清如洗,山染衣巾翠欲流。宣室应疑鬼神事,知君能复几来游。
王安石骊山
六籍燃除士不磨,骊山如此盗兵何。五陵珠玉归人世,却为诗书发冢多。
王安石哭张唐公
堂邑山林久寂寥,属车前日驻鸡翘。冥冥独凤随云雾,南陌空闻引葬箫。
王安石九日赐宴琼林苑作
金明驰道柳参天,投老重来听管弦。饱食太官还惜日,夕阳临水意茫然。
王安石经局感言
自古能全已不才,岂论骐骥与驽骀。放归自食情虽适,络首犹存亦可哀。
王安石将母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