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王安石用字谜
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
王安石谒曾鲁公
翊戴三朝冕有蝉,归荣今作地行仙。且开京阙萧何第,未放江湖范蠡船。老景已邻周吕尚,庆门方似汉韦贤。一觞岂足为公寿,愿赋长虹吸百川。
王安石叶致远置洲田以诗言志次其韵二首·若将有限计无涯
若将有限计无涯,自困真同算海沙。随顺世缘聊戏剧,莫言河渚是吾家。
王安石叶致远置洲田以诗言志次其韵二首·吟叹君诗久掉头
吟叹君诗久掉头,知君兴不负沧洲。土山欲为羊昙赌,且可专心学奕秋。
王安石邢太保有鹤折翼以诗伤之客有记翎经冥三韵而
不为摧伤改性灵,静中犹见好仪形。每怜今日长垂翅,却悔当时误翦翎。医得旧创犹有法,相知多难岂无经。稻粱且向人间觅,漠羡抟风起北冥。
王安石县舍西亭二首·主人将去菊初栽
主人将去菊初栽,落尽黄花去却回。到得月年官又满,不知谁见此花开。
王安石县舍西亭二首·山根移竹水边栽
山根移竹水边栽,已见新篁破嫩苔。可惜主人官便满,无因长向此徘徊。
王安石夏夜舟中颇凉因有所感
扁舟畏朝热,望夜倚桅樯。日共火云退,风兼水气凉。未秋轻病骨,微曙浣愁肠。坚我江湖意,滔滔兴不忘。
王安石西山
西山映水碧潭潭,楚老长谣泪满衫。但道使君留不得,那知青更忆江南。
王安石耿天骘惠梨次韵奉酬三首
陈迹难寻天柱源,疏封投老误明恩。国人欲识公归处,杨柳萧萧白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