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王绂简介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王绂题兰蕙轩
陈氏好兄弟,宛如兰蕙姿。幽馨殊可爱,雅操不求知。但自栽培好,何妨采佩迟。丛深滋雨露,茁长满阶墀。芳泽传先世,香名达盛时。和风妨一室,相对两怡怡。
王绂题画
芳春始云迈,倏忽惊素秋。志业独未就,岁月不我留。羁怀渺难托,写此林塘幽。乔木荫苔径,孤亭俯清流。悠然故园想,讵敢为身谋。含情委豪素,庶或宜神游。
王绂写竹寄琴士张逢吉
美人昔相见,为我鸣瑶琴。初弹别鹤怨,复奏孤鸾吟。掩抑弄馀意,华堂夜沉沉。凉月照绮席,云飙度琼林。一与美人别,令我忧思深。尘嚣日盈耳,何繇涤烦襟。我欲裁嶰谷,远谐美人心。六律既已调,嘘阳翕群阴。美人如见与,先此通微忱。相期洞庭野,共奏钧天音。
王绂为翰林典籍沈民则题乐琴书处
沈君搆华轩,藏书复藏琴。书以载古道,琴以传古音。古人不可见,唯此悦我心。我心既自悦,外虑俱销沈。凉生深竹净,日转高梧阴。弦诵苟世守,奚须满籯金。
王绂题菩提叶上画山水·其二
五湖烟水一扁舟,来往忘机共白鸥。得兴何须好东绢,漫将霜叶写清秋。
王绂寒夜祖上人过寓所
年来多病骨棱层,客舍萧然冷似冰。自笑谁能相慰问,灯前今夕有乡僧。
王绂杂诗·其一
鸿鹄志四海,燕雀贺櫩端。四海一何远,櫩端亦以安。扶摇岂不慕,迹拘谅尤难。锻羽喧朝景,安得追风翰。俛啄萧艾间,仰视天风寒。斯举咫尺足,何必万里抟。抚已宜自养,勿多身外干。
王绂题画
忆昔与君皆少年,山窗曾为写苍烟。而今相见头俱白,看画题诗一怆然。
王绂种竹月馀稍觉憔悴恐有不安意用前韵慰之·其六
扬州骑鹤理难齐,雨后来看两屐泥。相慰固惭无别物,新诗千首为君题。
王绂题画·其一
尘容俗状日驱驰,猿鹤閒情久别离。今日无端看图画,从前重忆故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