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汪元量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汪元量比干墓
卫州三十里,荒墩草无数。忽听路人言,此葬比干处。下马拊石碑,三叹不能去。斐然成歌章,聊书墓头树。我吊比干心,不吊比干墓。世间贤与愚,同尽成黄土。斯人亦人尔,千千万万古。
汪元量北邙山
芒芒北邙山,高坟尽无主。惟有石麒麟,相向立秋雨。
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七十三
第四排筵在广寒,葡萄酒酿色如丹。并刀细割天鸡肉,宴罢归来月满鞍。
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五十七
新济州来旧济州,柳门西畔两三鸥。酒边笑谑消长日,弄竹弹丝尽胜流。
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五十一
邵伯津头闸未开,山城鼓角不胜哀。一川霞锦供行客,且掬荷香进酒杯。
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四十七
丝雨绵云五月寒,淮堧遗老笑儒冠。行军元帅来相探,折送驼峰炙一盘。
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四十五
销金帐下忽天明,梦里无情亦有情。何处乱山可埋骨,暂时相对坐调笙。
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三十五
更阑炙烛绣檐遮,卸却金钿与翠花。心似乱丝眠不得,江楼中夜咽悲笳。
汪元量暗香·馆娃艳骨
馆娃艳骨。见数枝雪里,争开时节。底事化工,著衣阳和暗偷泄。偏把红膏染质,都点缀、枝头如血。最好是、院落黄昏,压栏照水清绝。风韵自迥别。谩记省故家,玉手曾折。翠条袅娜,犹学宫妆舞残月。肠断江南倦客,歌未了、琼壶敲缺。更忍见,吹万点、满庭绛雪。
汪元量金人捧露盘·越山云
越山云,越江水,越王台。个中景、尽可徘徊。凌高放目,使人胸次共崔嵬。黄鹂紫燕报春晚,劝我衔杯。 古时事,今时泪,前人喜,后人哀。正醉里、歌管成灰。新愁旧恨,一时分付与潮回。鹧鸪啼歇夕阳去,满地风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