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魏了翁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送杨仲博归蜀
江头送客雪初晴,木叶脱尽山空明。天高地迥着行客,昂昂野鹤相似清。晓空霜唳三两声,扶木枝上阳乌惊。岂无枯蚓若残粒,宁肯挽首鸡鹜争。伊人伊人此为客,不是伊人招不得。固有比邻不往来,那能万里相追逐。沪涪江上初戒舟,荆江夏簟赤壁秋。长江镜滑无纤滓,致君肝鬲尔许侔。竟成何事客先发,赢得满头桩岁月。丈夫身在复何忧,莫作无相见期别。
魏了翁送杨尚书知沪洲
断雁怀归芦叶秋,离鸾感照菱花羞。五更呼儿拭残泪,淹速有命吾归休。殿头三拜疏,去意浩意收。内前宣辞赐颜色,外间祖帐如云稠。往年长安道,笑谈取公侯。白璧抵山车断流,黄金牣屋花满楼。万钉围腰笏头带,廷绅啧啧悬两眸。吁嗟此何物,白尽人间头。二十年重来,见此勇退杨沪洲。平生志气未肯倾,卷怀归洗岷峨愁。我往送之门,感事增百忧。匆匆..
魏了翁送李梁山之官二首·质行疑似钝
质行疑似钝,至论本亡奇。一寸虚灵地,千年德政碑。更穷山荦确,毋叹路逶迟。官职时来作,天公自已知。
魏了翁送李梁山之官二首·时论苦伊优
时论苦伊优,如君莫肯留。乖逢惟有命,爵义不同谋。且袖长年手,来乘浅水舟。人间初水涨,一室自天游。
魏了翁四川茶马牛宝章修扬子墨池以书索题咏
子云一去千余载,惟有成都墨池在,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谁知。虽逃刘歆酱瓿阸,鼠壤蛛窠蠹鱼宅。岂无学者工探求,不讥僭圣几残余赘肬。自从马邵造玄域,晁氏谱之张氏翼。亦云察矣人犹疑,试为诸老申其辞。易书广大包天地,辞变象占都一致。世儒造入各不同,有一于此均为功。况於易玄互相发,不同之同真善学。历家中首先黄钟,虽以坤复为初..
魏了翁十二月二十日领客登介亭分韵得梅字
晨镳载宾从,披雾陟崔嵬。宇宙斂盈握,江湖大容杯。孱颜石丈人,玉立山之隈。山前大第宅,马头涨黄埃。独此抱昭质,萧然侣寒梅。有客以问余,豫为地为雷。雷出地为奋,何取於石哉。人以动为境,沄沄不知回。而能介然存,神气斯有开。相对得深省,欲归重徘徊。
魏了翁孺人谯氏挽诗
门闾冰似清,谯女复苏甥。幸有室家乐,宁无兄弟情。灭鄫虽未忍,归卫不容行。独殿诸昆后,鸾封贲九京。
魏了翁某曩在遂宁尝赋木犀云茂树幽花兀老苍不随众
洞烟溪月楚山苍,万木辞林稼涤场。老桂挟秋清入骨,明河倚树烂成章。城隅静女閒逾美,泽畔累臣晚更香。若数秋花饶此品,未容陶菊逞孤芳。
魏了翁马少卿挽诗
重葩殗叶露华浓,不忝家声得似公。言行端和今世楷,貌心醇质古人风。直将趋走二三节,换取宽閒五百弓。如此名卿缘手尽,同时更送竹溪翁。
魏了翁罗五星善奕棋干诗
少年不识棋,但见剥剥琢琢更相围。有人指授予,冲关夺角劫复持。少年不识星,但见腷腷膊膊还如棋。亦有告予者,缩赢伏见元有期。七年五溪读书暇,时把二事相悦怡。久之剨然悟,是閒有数人不知。三百六十一棋子,此是乾策藏其奇。万有一千五百二十星,若以三十六乘之。乘之既尽除坤策,恰与棋数无参差。此理极精密,归后不复思。罗生挟二长,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