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杨慎简介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杨慎毕节简蔡席二广文
鹑衣裹冻身,荒馆夜难晨。冷榻谁相伴,寒炉独可亲。途穷千虑失,天远四愁新。梦里儿童戏,醒来倍怆神。
杨慎永宁诸贤送至鱼凫关
远送鱼凫外,离情柰若何。今晨岐路泣,昨夜烛房歌。西上滇云影,东流蔺水波。生还如有日,相伴老渔蓑。
杨慎观刈稻纪谚·其二
田父邀予说,秋成此岁多。草头占月晕,米价问天河。乐土宁无咏,礼年亦有歌。惟愁军饷急,松茂正干戈。
杨慎观刈稻纪谚·其一
平章门外路,散策喜凉天。雨涨青蛙水,秋成白鹤田。林塘闻牧笛,墟里起炊烟。欲问沧洲趣,沧洲趣不传。
杨慎宿龙宇寺
二妙此招携,双林狎遁栖。禅僧香雾窟,樵子青云梯。宝树飙埃净,昙花色相迷。有为应笑法,诗句续灯题。
杨慎云隐林中
燕坐洗尘颜,风林久未还。众流争漱浦,群濑欲聋山。鸣蚻杨阴静,飞蠝桧影閒。晚来空翠湿,似觉雨斑斑。
杨慎箐口关
箐口关何险,山头路更赊。淩兢磨旋蚁,屈曲阵蟠蛇。官舍惟孤舍,人家无一家。客心何处切,夕照闪归鸦。
杨慎层台驿
陡坡千百磴,破店两三家。湿灶薪无焰,硗田饭有沙。瘦兵宵泣血,猛虎昼磨牙。行路难如此,羁愁一倍加。
杨慎咸阳
帝里繁华歇,神皋岁月多。秦城依北斗,渭水象天河。颓堞无遗土,惊川有逝波。丘陵沉霸气,松柏起悲歌。
杨慎游灵泉寺此地有席司谏读书处感怀兴悼一首
司谏幽栖地,空门岁月深。泉台埋玉树,灵境閟仙音。逝水兴三叹,游山废九吟。风徽何寂寞,松柏自萧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