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杨士奇简介

杨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号东里,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人。明代宰相,著名学者。少时丧父,游学四方。建文帝修撰《明太祖实录》,进入官场,累官礼部侍郎,拜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先后历经五朝,身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一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一生见证了明朝由盛转衰,后因子致仕,忧虑不起。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赠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贞。
杨士奇送陈照磨赴湖广
青春白晢多才思,往往明珠辱赠诗。江汉南游五千里,锦囊还解寄相思。
杨士奇陈母挽诗
曾题南野墓,主孟复云亡。八帙又三岁,诸孙泣满堂。母仪乡里重,妇道族姻伤。忍听门前树,乌啼惨夜霜。
杨士奇授散官·其一
五载金门为学士,朝来初降散官恩。幸因近侍沾荣命,犹胜超迁典大藩。
杨士奇挽赵尚书
五朝遗老今无几,卓荦高才不可羁。钦恤晚承虞帝命,旬宣早出缙云司。中台优秩升圻父,三礼清心慕伯夷。屡挟地仙穷眺览,更携田畯看耘耔。甘从白首辞官去,曾以丹衷结主知。竹簟茅檐真散逸,药畦花径足栖迟。过从每忆频开酝,朝退兼怀共论诗。一别三年遂终古,无由持绋送灵輀。
杨士奇送李思益沐阳教谕
长乐疏钟应晓晴,千门杨柳动春莺。重来拜命瞻龙阙,又促携书出凤城。驿路看山经几处,县庠端笏见诸生。十年一会还分手,未尽乡园间阔情。
杨士奇题凌士昌所藏张子厚山水·其一
苍崖万仞悬飞练,玉笥匡庐笔底开。孤负平生谢公屐,红尘白首未归来。
杨士奇题梅寄襄城李公
第一梅花擅早春,冰为肌骨雪为神。江南何处看尤好,锦帐牙旗伴玉人。
杨士奇杨河竹枝·其一
屯堡人家住不多,屯边屈曲是杨河。褰裳濡足不计数,河上行人愁奈何。
杨士奇送黎信归故乡
商飙起西陆,倏忽为素秋。客行惜迟暮,怀归逝不留。舟楫晨已具,送子河之洲。千里远结交,三载笃绸缪。欢洽谐琴瑟,夙昔同衾裯。云何当乖分,私情怅悠悠。山川绕归路,岂不思同游。俯观江汉水,滔滔俱东流。惜哉南飞鸿,孤鸣违匹俦。别离诚难任,斯须亦何忧。终当返旧林,岁暮共优游。
杨士奇题赵琬司业竹·其二
贤关一扫榛荆净,满目清风翠玉枝。成阴结实当自此,早晚云霄观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