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姚鼐简介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旋归里,以授徒为生,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一生勤于文章,诗文双绝,书艺亦佳。著有《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惜抱轩诗集》10卷、《笔记》10卷、《尺牍》10卷、《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辑成《古文辞类纂》75卷。姚鼐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文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姚鼐观明贤在楚宗室宅咏绣毬花诗卷郭美命首唱凡十九人王梦楼跋尾有评绣毬花诗以宋牧仲为冠语因题其后
往日东风帝子家,濡毫上客写妍华。时乖竟值忧危议,春尽难留锦绣花。节概青编悲志士,文章白发笑生涯。从游紫柏犹吾愿,绮语何烦甲乙加。
姚鼐送李啬生归扬州后却寄
论交谈艺气飞扬,清夜才邀共举觞。枫叶江天舟楫杳,桂华楼榭雨风凉。悲伤短发秋三月,沦落高才水一方。计日贲来还有约,粪除东序布藜床。
姚鼐香亭得雄于其去岁所失小郎有再生之徵一诗为贺兼以识异
普门大士感修熏,福德儿重乞细君。正似吾乡张太傅,再招东晋大将军。金环桑穴真堪信,老蚌珠胎倍可欣。逸少诸郎他日贵,不妨小者最超群。
姚鼐祝袁简斋八十寿时方送小郎就婚湖州·其一
春风鸠杖挈佳儿,枣栗盛笄共寿卮。乐事天教今世独,才共人作昔贤疑。分司且逊休官早,柱史从留食乳迟。会见小仓编后集,较多盈万渭南诗。
姚鼐出池州
桃花雾绕碧溪头,春水才通杨叶洲。四面青山花万点,缓风摇橹出池州。
姚鼐寄友
千仞青岩万壑云,辞家藤杖谒匡君。玉箫吹处非人世,江上秋风偶一闻。
姚鼐癸丑重九无樽酒之会往问袁香亭同年亦独居寂然乃邀登雨花台临眺至暮香亭有诗和之二首·其二
君解铜符五六年,逢余黄发白门前。弹冠旧侣真无几,策杖清郊尚有缘。俯踞小亭衰草地,仰思高座雨花天。两翁自爱寻荒迹,岂必龙山会众贤。
姚鼐自海峰先生丧十馀年鼐不至枞阳今年自江宁循江西上过其故居不胜追怆乃作二诗·其一
往时四海一衡茅,频使升堂命酒肴。轻许便当人俊杰,高命宁计众讥嘲。寥寥空宇今罗雀,兀兀荒台古射蛟。草㝛重因天下痛,百家新学总讹淆。
姚鼐和袁香亭在郑思赞孝廉宅看牡丹
三月江城泛玉卮,朋簪不异少年时。露华朝暖春应驻,幽槛风微日渐移。兴极捲帏看国色,病馀拥毳作僧诗。惟君彩笔犹豪健,合有红云捧砚池。
姚鼐过明孝陵
蒋侯山与故宫连,想见兴王作邑年。银海竟从僧易地,石床空令女朝天。山青尚似觚棱阙,㵎涸曾无功德泉。正是江村寒食节,落花飞絮羡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