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义净简介

义净(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之西游,二十岁受具足戒。于咸亨二年(671)经由广州,取道海路,经室利弗逝(苏门答腊巴邻旁,Palembang)至印度,一一巡礼鹫峰、鸡足山、鹿野苑、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历游三十余国,返国时,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舍利三百粒至洛阳,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敕住佛授记寺。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与戒律、唯识、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自圣历二年(699)迄景云二年(711),历时十二年,译出五十六部,共二三〇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师于译述之余,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盛传京洛。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风俗、习惯等,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 先天二年正月入寂,世寿七十九。建塔于洛阳龙门。
义净兵要望江南·其四十·占鸟第二十二
兵行次,军上伯劳鸣。兆是军分为,两路兼防祸起察奸情,主将要须明。
义净兵要望江南·其三十九·占鸟第二十二
城营内,鸡母作雄声。或在夜鸣家有祸,若门阴暗不惺惺,禳谢始安宁。
义净兵要望江南·其三十八·占鸟第二十二
鹅与鸭,或解作人声。家内必登三品禄,一门子侄尽享荣,吉兆自天生。
义净兵要望江南·其三十七·占鸟第二十二
鸭声异,一样似鹅声。必有官灾并口舌,速须斋醮慎交争,方使免灾刑。
义净兵要望江南·其三十六·占鸟第二十二
城营内,水鸟忽衔鱼。将至门桥并台屋,必应大水漫街衢,预办早防虞。
义净兵要望江南·其三十五·占鸟第二十二
城营内,燕鸽忽离城。定有火灾兼祸起,军中行克事叮咛,禳厌始安平。
义净兵要望江南·其三十四·占鸟第二十二
城营内,蓦地降鸳鸯。必有奸人生户内,不然朋友害忠良,自卫己身强。
义净兵要望江南·其三十三·占鸟第二十二
城营内,野雉入军中。若在德乡来即吉,或临刑杀候为凶,仔细审西东。
义净兵要望江南·其三十二·占鸟第二十二
群鹊噪,头向敌军营。随鹊战之军必胜,一般群鹊事无成,在外也须惊。
义净兵要望江南·其三十一·占鸟第二十二
寨始定,白鹊入营来。此是金星呈怪象,有人相害处谋乖,移寨免其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