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郑孝胥简介

郑孝胥(1860-1938),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书法家。福建省闽侯人。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得力于北魏碑。所作苍劲朴茂。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郑孝胥宋人百牛图·其四
短布单衣寒,东门厉石斑。非常犹不遇,饭牛歌漫漫。
郑孝胥杂诗·其二
柳下与少连,尼山所不予。谁堪于陵仲,溪刻久自处。
郑孝胥复从游武昌西山九曲亭至陶桓公祠
楚山入武昌,连峰到江尽。危亭据九曲,江树遥可认。东坡亭人耳,名与此山峻。壁间颖滨记,微叹转清润。长沙擅攻伐,当日比廉蔺。平生慕圣禹,事乃儒者近。至今读书处,老桂散馀韵。来游生苦晚,入世遘多衅。谁言不逮古,差喜陪雄俊。尚书实挺生,忧国带霜鬓。高宾有梁蒯,声实各隐磷。峰头立小语,万古入鸿阵。部民争拥看,诸岭为微震。贱儒世虽..
郑孝胥九日与胡康安同登北极阁
雨霁秋高最萧洒,北城登临俯原野。海外归来多感伤,俯俯江山待来者。胡子可人能醉我,共看落日天边泻。吾侪未知所归处,复际中原动兵马。丈夫忘世乃大雅,谋国区区策殊下。道旁茅屋犹有人,岁晚鸡豚足相社。
郑孝胥哀东七三首·其二
儿死肤未冰,卧板藉以褓。出门别吾友,归敛已不早。入棺望始绝,父子缘遽了。犹当书两和,白骨知此恼。纸钱送汝去,遗烬那忍扫。今宵我不寐,窗下灯皎皎。后房汝啼处,絮泣剩婢媪。一家各上床,掷汝向荒草。岁尽冶城旁,月寒新鬼小。
郑孝胥天津入都车中·其二
国势决难挽,将相岂足为。幸此无人知,岁暮吾将归。
郑孝胥赠某孝廉
仁义既灰死,何时会复然?有人慕圣任,引为己所患。一朝欲舍去,究彼不二门。某甲业颇贱,哀子壮且醇。已矣幸少须,胡为浪踆踆?
郑孝胥游定林观乾道题名
定林亦何有,惟有石嶕峣。孤泉涩不驶,灌莽围岩腰。残寺久难兴,败墙土犹焦。俗僧赞佛力,诳语空哓哓。那知记名迹,盛述蛇与猫。我怀临川翁,松岑寄寂寥。穿云复涉水,独往不可招。高躅纵莫寻,神理固非遥。清咏入山骨,历劫元未销。空山一怅望,悽怆心潜摇。猗嗟此何世,仰睇仍层霄。题名从剑南,终觉习气饶。光绪视乾道,后来论宜昭。相牵返城..
郑孝胥题章价人太守铜官感旧图
曾公靖港败,章侯救以免。功名震一世,云泥隔岁晚。归舟近长沙,父老话兵燹。山丘易零落,铜官长在眼。作图名感旧,自记极微婉。文襄耄年序,奋笔亦殊健。未如王翁歌,放浪情无隐。曾张今往矣,义气固同尽。时髦论纷腾,何事挟馀愠。道高迹可卑,子贤身不泯。报恩贱者事,岂以律贵显。彼哉李子言,徒示丈夫浅。
郑孝胥湖上杂诗·其二
湖心风乍起,云影暗雷峰。但觉波光白,不知烟翠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