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作者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其兄孔文仲、孔武仲。治平二年(1065)进士,初授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主簿。熙宁三年(1070)后,历任密州(今河南密县)教授、秘书省校书郎、衢州军事推官、秘书省著作郎和虔州(今赣州)骑都尉。元祐二年(1087)户部侍郎吕公著举荐升太常博士,后历任太仆丞校理、江浙提点京西南路刑狱。元祐六年四月充任秘书阁校理、朝奉大夫。绍圣元年(1086),言官参劾他元祐时附和旧党当权者,因而被削官,出知衡州(今湖南衡阳)。又有人弹劾他不推行常仓法,而被徙官韶州(今广东韶关)。又因他上书辩解,再贬为惠州(今广东惠阳)别驾,安置编管于英州(今广东英德)。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七月起用,授朝奉大夫。崇宁元年(1102)十一月任户部郎中,后改任佥部郎中,提举永兴路(今陕西长安)刑狱、帅鄜延(今陕西富县)、环庆(今延安)等路。大观元年(1107)党论再起被罢官,后主管兖州景灵宫(今山东曲阜县旧县村北),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简介

    《霁》是由宋代诗人孔平仲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此秋夜雨霁的清静景色,表现出爽快的精神境界。首联倒叙,先写醒后所见,再写由戍墙响铃而梦觉;颔联回叙霁前风雨交加的情景,早在梦醒前便已是“淡”了;颈联写眼前吹叶落,萤火横飞;尾联推想经过洗之后的庐山,明日必然是苍翠欲滴。全诗用对比映衬的艺术手法,秋月秋雨秋风、秋声交相辉映,视觉、听觉、回想、推想互为补充,达到了出色的艺术效果。

注释

    1.霁夜:雨过天晴之夜。
    2.寂历:寂静疏落的样子。帘栊:窗帘和窗牖。南朝江淹《杂体诗·效张华〈离情〉》:“秋月映帘栊,悬光入丹墀。
    3.戍墙铃:城墙上守城兵士播响的铃铛。
    4.轩:窗户。

译文

    从睡梦中醒来,微启惺的双眼,只见窗栊在朦胧的月色下,富有韵律,耳边隐隐也听到城墙角楼上传来的铃叮当声。
    忽然想起睡前曾有急风骤,虽然眼前这淡月笼的景象还是一样,但那急风骤现在已不知飘向何处了。
    只留下早就开始零落的秋叶,发出在亲吻大地时的秋的琴韵,眼前也似乎浮现出草坡上的萤火虫在凉意渐浓的夜空中划出流动的光的迹。
    明天早上准备从南边窗户远望,那庐山巍峨的雄姿,一定被夜雨洗涤得一片青翠,更具一番秋日清爽的诱人魅力。

赏析

    此诗作于元佑三年(1088年)。据钱钟书先生考证,孔氏在江州德化县(今江西九江市)有房宅,平仲之父即葬于此。当时,孔平仲之兄文仲去世归葬,朝廷诏令孔平仲为江东转运判官护理葬奉,此诗当即归葬文仲时在九江故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