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望清波道,夜上白登台。
月中含桂树,流影自徘徊。
寒沙逐风起,春花犯雪开。
夜长无与晤,衣单谁为裁?

作者
    萧绎(508年9月16日―555年1月27日),即梁元帝(552年―554年在位),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皇帝。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母为阮令嬴。萧绎早年封湘东王,因病导致一眼失明。526年出任荆州刺史、使持节、都督九州诸军事、镇西将军。侯景之乱时,梁武帝遣人至荆州宣读密诏,授萧绎为侍中、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行事。武帝饿死台城后,萧绎首先发兵攻灭自己的侄儿、河东王萧誉与兄长、邵陵王萧纶,并击退襄阳都督萧詧的来犯;之后再命王僧辩率军东下消灭侯景。552年侯景死后,萧绎拒绝返回建康的建议,于江陵即帝位。萧绎即帝位之后,派兵往益州消灭擅自称帝的弟弟、武陵王萧纪,同时也请求西魏出兵。此举给了西魏可趁之机,益州因此沦落敌手。554年,萧绎给西魏宇文泰写信,要求按照旧图重新划定疆界,言辞又极为傲慢。宇文泰大为不满,命令常山公于谨、大将军杨忠等率军五万进攻江陵。萧绎战败投降,不久为萧詧以土袋闷死,江陵“阖城老幼被虏入关”,后葬于颍陵。萧绎是一个爱好读书与喜好文学的君主,“四十六岁,自聚书来四十年,得书八万卷”,自称“韬于文士,愧于武夫。”
简介

    关山月》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写,渲染了思人的孤寂冷清的气氛,抒写了久戍不归之怨情

注释

    ①《关山月》:汉乐府横吹曲名。《乐府诗集》所收歌词系南北朝以来文人作品,内容多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伤离怨别的情景。
    ②清波道:似当为“清溪道”。清溪道,古道名,系自四川盆地通往南之路。
    ③白登台: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之东,山上有白登台,可以远望幽燕、冀、豫之大地。
    ④“月中”句: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名吴刚,学仙有过,谪令常斫桂树,树创随合。
    ⑤流影:移动不定的月影。
    ⑥寒沙:寒冷季节的黄沙。
    ⑦犯:冒着大雪
    ⑧晤(wù):会面。
    ⑨谁为:谁人替我缝制。

译文

    早上还站在岸边,放眼打量着那清波明净的水道,晚上就弃舟登、站在巍巍的白登山巅的白登台上了。
    登高山上的高台,举头望月,月中桂树看得更为清楚;低头徘徊,只见如银月光洒满一地,映照着自己慢慢移动的影子。
    寒沙随着狂暴的北卷地而起,初春早不畏残冬余竞先怒放。
    如此夜长不能入睡,羁身孤旅的游子,又有谁能与自己会面解闷;衣衫单薄难以御寒,又有谁为自己赶裁锦衣?

赏析

    萧绎自幼聪明好学,擅长诗文,其诗格靡丽,状物工巧,深受其父梁武帝萧衍、其兄梁简文帝萧纲的影响。梁元帝的乐府歌诗,见于《乐府诗集》者有二十来首,内容极少色情之作。其乐府多用古题,又多用北方传入的乐曲。而作为南方人的萧绎接受了北方民歌的影响,使其乐府有了新的起色。如《关山月》正式在学习了北歌、又受南歌影响之后所作,将离别之情写的委婉缠绵。

延伸阅读
  1. 关山月
  2. 梁南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