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作者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简介

    古离别》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江淹创作的一首乐府,是《杂体诗三十首》的第一首。此诗首二句交代女主人公与丈夫分离的原因及丈夫远去的地点,接着二句在勾勒塞外荒凉中表现出思妇的愁绪,紧接着四句再指明时间的久远,之后二句写女主人泪如下之际倾诉出来的失望和哀怨之情,最后四句写女主人公的愿望和宣誓。全诗用的是诉说的口吻,极富抒情性,语言浅显自然,显得家常而亲切,虽是摹拟而不雷同,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注释

    离别:原是关于亲友(特别是夫妻离别相送或别后相思的一类诗的总题目。其来源是根据《楚辞·九歌·少司命》的“悲莫悲兮生别离”,《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的“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以及李陵苏武的“良时不可再,离别在须臾”等诗意拟订的一个题目。又有人作“生别离”、“长别离”、“远别离”,都是相同的意思。
    乃至:竟至。雁门关:在今西代县境内。关址在代县西北雁门山上。山岩峭拔,中路盘旋崎岖,大雁飞出于其间,故名之日雁门关。是我国北方古代有名的军事重地。
    :指尘埃和彩相连形成的景象。蔽:遮盖,挡。
    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异乡的人,这里指思妇的丈夫。
    团:圆。
    蕙(huì)草:香草名,秋初开红,很香,俗名佩兰。
    道里:路程,途中。
    颜色:容貌。见颜色:指见上丈夫一面。
    不异:相同。琼树:传说中仙山上的树。
    兔丝:即“菟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柔,呈丝状,常缠绕在树木或其他作物上生长。萍:即浮萍,又称“青萍”,水生植物,叶浮水面上,下面有一条根。
    所寄:萍寄托于水,菟丝寄托于树。

译文

    我们相隔这样遥远,你竟到了边塞雁门关
    只见滚滚的黄尘无边,笼罩着千里荒原,什么时候你才能返回家园?
    依依惜别的那一幕,就如同发生在昨天,屋檐下不知不觉,已经秋露沾满。
    不是悲伤蕙草将被严霜摧残,悲的是你在远方挨冻受寒。
    你我天涯各一方,痛苦的离别太久远。
    哪怕是仅仅见上一眼,也赛过得到玉树琼枝万千。
    浮萍永远相依水面,兔丝总要寄身树间。 

赏析

    诗人最喜欢拟古,于是创作出三十首拟汉、魏、晋、宋诸家的五言诗,总称“杂体诗三十首”,此诗即是其中的第一首,具体创作时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