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
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作者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鲍照和庾信合称“南照北信”。
简介
      第 360 页[①]始:初。
      第 360 页[②]方:将。
      第 360 页[③]背:离开。这二句是说怀着离乡背井的凄惨悲怆心情从后渚出发。
      第 360 页[④]凉埃:尘埃。皋(gāo高):水边的高地。飞潮:飞卷的浪潮,可能是比喻飞扬的尘土。修樾(yuě):高树交成的树荫凉。这二句是说路上的尘埃把前方的平皋都遮得昏暗了,滚滚的江涛遮断了远处的高树。
      第 360 页[⑤]孤光:指日光。空烟:江面上空的气。这二句是说白日孤悬,江上的烟雾远远望去时升时灭。
      第 360 页[⑥]结:聚集。这二句是说往前看,看到前面的峰,就更感到路途遥远;往后看,看见后边的浓,又更增加了离乡之情。
      第 360 页[⑦]华志:美好的志愿。分:分散。消失。这句是说美好的志愿在终年的奔驰中消失了。
      第 360 页[⑧]韶颜:美好的容颜。节:节序。这句是说美好的容颜因惊叹节序的变化而变得暗淡凄惨。
      第 360 页[⑨]三起叹:反复叹息。三,言其多。君:黄节说是作者自指。这二句是说因为想到自己的遭遇而停止弹琴,连声叹息。
      【说明】
      这首是写在秋末冬初离家从军远行,自后渚出发后的情况。后渚,在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城外江上。诗人通过对于一路所见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留恋家乡和倦于行役的心情。诗中那种荒寒的自然景物和人的愁惨情绪结合得极其自然。
    --------邓魁英、韩兆琦等《汉魏南北朝诗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