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南海愁偏僻,经史之外寡书册。扁舟遥至金陵城,欲向名家求载籍。

黄君父子世藏书,一室尝开万卷馀。欲使文章归性命,岂将词赋送君诸。

六经我道非糟粕,天地精神于此托。一画能令日月开,古圣神明必有作。

君家易疏几青箱,借我无嫌岁月长。卦外始能知太极,图中亦可得羲皇。

君今继述从何始,应徵未与先朝史。文献无稽是此时,春秋有志惟君子。

秦淮水长连青溪,三月河房柳向西。欲邀雪客同挥管,吾学诸编更整齐。

我且浓磨方氏墨,殷勤花下为君携。

作者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