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何日公宴会,紫薇垣下填车盖。总戎太监争邀呼,御史中丞立相待。

坐花馔玉绮席陈,愧我何能居上宾。劝酬尽是文武士,列坐俱为藩臬臣。

广堂潭潭长百武,堂前挝钟复搥鼓。击石弹丝逐横吹,清歌缓节随轻舞。

酒阑起酌明烛前,横金鸣玉声珊珊。交衢夹道灯火乱,仰看月出楼台间。

诸公豪俊世希有,协恭同寅重边守。幸时夷方不用兵,簿书之暇得饮酒。

只今天子布洪仁,九州四海俱同春。清风想见唐虞出,玉座欣曕日月新。

诸公于此复何虑,矢志盟心思致身。

作者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