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躬耕归,抱膝咏梁父。
谁称此卧龙,名字震东土。
平生惟老庞,忘言各心许。
相从亦何为,誓不入州府。
敲门刘豫州,见我欲安语。
三来信勤恳,定非曹袁侣。
社稷高帝孙,此公更儒苦。
不辞为君起,死生不相负。
呜呼豪杰士,所重在出处。
人言汉丞相,阿衡师尚父。
纶巾拜遗像,英气凛千古。
当时实少年,缠二十四五。
风云有进会,人物难浪与。
诸贤诚慷慨,毋劳自夸诩。
谁称此卧龙,名字震东土。
平生惟老庞,忘言各心许。
相从亦何为,誓不入州府。
敲门刘豫州,见我欲安语。
三来信勤恳,定非曹袁侣。
社稷高帝孙,此公更儒苦。
不辞为君起,死生不相负。
呜呼豪杰士,所重在出处。
人言汉丞相,阿衡师尚父。
纶巾拜遗像,英气凛千古。
当时实少年,缠二十四五。
风云有进会,人物难浪与。
诸贤诚慷慨,毋劳自夸诩。
作者
-
孙应时(1154—1206)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卒于宁宗开禧二年,年五十三岁。八岁能文,师事陆九渊。登淳熙二年(公元一一七五年)进士。初为黄岩尉,有惠政。常平使者朱熹重之,与定交。丘崇帅蜀,(公元一一九o年)辟放制幕。策知吴曦之将叛,人服其先见。后知常熟县,秩满,郡守以私恨捃摭之,谓其负仓粟三千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