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一相送,心悲安可论。秋风正萧索,客散孟尝门。
故驿通槐里,长亭下槿原。征西旧旌节,从此向河源。

作者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简介

    ①孟尝:孟尝君。即田文。战国齐贵族,封于薛(今东滕县南),称薛公,号孟尝君。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善养士著称。一度入秦,秦昭王要杀害他,赖门客中擅长狗盗鸣者的帮助而逃归。后卒于薛。
    ②槐里:古代长安里巷名。
    ③槿jǐn木名。即木槿。
    ④旌jīnɡ: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旌以专赏,节以专杀。
    ⑤河源,亦作“河原”。河流的源头。古代特指黄河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