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作者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简介
    其十(1)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2)。
    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3)。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4)。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5)!
    [注释]
    (1)这首咏赞精卫和刑天至死不屈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抒发了诗人空怀报负而无从施展的
    慷慨不平的心情。
    (2)精卫:神话中的名。《山海经?北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拓(zhè浙)木,有焉,
    其状如乌,文首,白喙(huì汇,鸟嘴),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饺(xiāo 消,呼叫)。是炎帝之
    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yīn 因,填塞)于
    东海。”微木:细木。
    (3)刑天舞干戚:逯本作“形夭无干戚”,今据李本、焦本改。刑天:神名。干:盾。戚:斧。
    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
    操干戚以舞。”固:录本作“故”,今以陶本改。
    (4)同物:等同于万物。意谓人同万物一样,生死并无差别,即《庄子?齐物论》所说的“物化”。
    化去:指死亡
    (5)徒设:空有。在昔心:指诗人自己往日的雄心。良辰:良好的时机。讵:岂。这两句是说:
    我空有往日的雄心壮志,实现壮志的良好机会哪里能够等到。
    [译文]
    精卫衔来细木草,
    誓将以之填东海。
    刑天头掉挥斧盾,
    壮志依然常存在。
    等同万物无所虑,
    死去亦无可后悔。
    空有当年雄壮志,
    良机已过岂等待!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