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慕攀鳞,千里轻徒步。愧非登庙姿,亦谬临轩顾。

朝跻赤墀涂,夕骋青门路。宁知世网婴,遂为儒冠误。

昨浮湘江还,愿守箕山卧。不胜战者劳,心迹两乖忤。

解缆指广陵,眷恋未能渡。兴歌瞩流波,庶几照情素。

作者
    皇甫汸(1497-1582),明嘉靖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子循,号百泉、百泉子,斋名浩歌亭。明朝官员,诗人。兄弟排行第三,七岁能诗,又工书法,嘉靖八年(1529)进士,以吏部郎中左迁大名通判,官工部主事,因监运陵石迟缓,贬为黄州推官。迁南京稽勋郎中,再贬开州同知,量移处州同知,擢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浮沉不废吟咏,与皇甫冲(字子浚)、皇甫涍(字子安)、皇甫濂(字子约)为四兄弟,人称“皇甫四杰”。时吴人有云:“前有四皇,后有三张。”汸和易,近声色,好狎游。于兄弟中最老寿,年八十乃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