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作者
    李璟(916-961年8月12日),即南唐元宗,初名景通,曾更名瑶,字伯玉。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于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李璟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被后周夺取淮南江北之地,遂从金陵迁都洪州,称南昌府。961年逝世于南昌,时年四十六岁,葬顺陵。死后获宗主国宋朝特许而被追上庙号元宗,谥号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其诗词被收录《南唐二主词》中。李璟好读书,多才艺。常与宠臣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
简介

    应天长·一钩初临妆镜》是南唐中主李璟传世的词作之一。此词摹写闺中少妇在春天的情感,上片写女主人公晨起懒于妆扮,表现落的离情之痛;下片写昨醉醒愁浓,更阑醒,回忆芳草的情事,表现春愁之苦。全词意象美,意蕴深,脉络清晰,结构严密。

注释

    ⑴应天长:词牌名。此调有小令、长调两体。各家用此调字数有增减。此词四十九字,前后片各五句四仄韵。

    ⑵初月:新月,一说指愁眉。

    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凤钗:钗的一种,妇女的头饰。钗头如凤形,故名。慵不整:指无心梳洗。慵,形容懒散的样子。

    ⑷重帘:层层帘幕。

    ⑸迥(jiǒng):深远,遥远。

    ⑹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⑺柳堤:植有柳树的堤岸。

    ⑻辘(lù)轳(lú):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比喻心中情思如辘轳般反复上下。金井:井栏上有雕饰的井,一般用以指宫廷园林里的井。

    ⑼更阑:夜深月残。

    ⑽过却:超过,胜过。   

译文

    一钩月牙儿斜缀在天边,正是一个春晴的早晨,发黑如漆鬓薄如的她对着镜子而慵懒得无心妆扮。她独处深闺之中,在迢迢高楼上,还裹着重重帘幕。于是将重帘挑起,帘外所见,却是落,花落无凭,上下翻转,一地藉。

    忆当时在那长堤垂柳,芳草香径中,二人曾牵手漫步,那明净的井台,雕花的栏杆上,曾并坐谈心。而今只有梦中重见。昨夜夜深月残之时酒后醒来,梦中相聚的场景全部消失,对于春的伤愁更加深切,甚至远远超过了病痛的难受。 

赏析

    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李璟被迫奉表称臣于周,但是周世宗仍然一再亲征南唐。当时李璟的处境实际上是很危苦的。此词中落花不定的情境正与词人当时无依彷徨的心境相契合。此词具体创作年份不详。南唐后主李煜曾亲手书写此词,并题为“先皇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