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作者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今宿州五柳风景区),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注有《老》、《庄》。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简介

    野望》是隋末唐初王绩的作品。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注释

    ⑴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傍晚。薄,迫近。
    ⑵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依:归依。
    ⑶秋色:一作“春色”。
    ⑷落晖:落日。
    ⑸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⑹禽:兽,这里指猎物。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赏析

    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延伸阅读
  1. 咏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