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余窜草莽,忽忽末景驰。闾井有公言,贤令将解龟。

忠恕佩家训,三省日孜孜。云何贝锦繁,致此投杼疑。

圆魄丽中霄,纤云来翳之。回光或不瞩,真体乃无亏。

膏雨乘春布,沮洳称不宜。宁为流潦故,悔此天泽施。

即墨非吾恨,中牟竟而师。追愆内逾密,委运外自夷。

但使素丝存,宁受墨子悲。勿以黄绶屈,遽咏陶生辞。

泰二苟朋亡,知当未遐遗。赠子幽谷兰,一佩三纫之。

清芬幸无故,行当被条飔。

作者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