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一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时跟随父亲迁至剑南道绵州。一说即出生于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简介

    《奔亡道中五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作品。这五首诗描写了安史之乱中人们流离失所的惨状,诉说自己所看到的一幕幕战争场景,抒写了自身的处境和感受,表达了诗人遭逢国家变乱之时的思想情感。全诗多处引用历史人物的典故,形象地表现了战乱中危急的国家局势,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注释

    ⑴奔亡:逃亡。题下原注:“淮东。”
    ⑵“苏武”句:苏武,字子卿,西汉时人.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北海牧羊十九年始归。此句以天山借指匈奴所居之地,不是实指。《唐书·地理志》:伊州伊吾县,在大碛外,南去玉门关八百里,东去阳关二千七百三十里,有折罗漫山,亦曰天山。《苏武诗》:“食天山近,思归海路长。”盖以天山为匈奴地耳,其实苏武啮及牧羊之处,不在天山也。
    ⑶田横:战国齐田氏之后。秦末,与其兄田愉起兵复齐刘邓火项羽称帝以后,田横率部下五百人逃往海岛。后田横羞为汉臣,自杀岛中,五百人也自尽。《史记·田澹列传》:汉灭项籍,汉王立为皇帝,田横惧诛,与其徒属五百余人入海,居岛中。韦昭曰:海中山曰岛。《正义》曰:按海州东海县有岛山,去岸八十里。
    ⑷亭伯:即崔骃,其字亭伯,东汉时人。曾任车骑将窦宪主簿,后让他出任长岑县令,自以为远去,不得意,于是辞官而归故里。《后汉书》:崔骃,字亭伯,为窦宪主簿,出为长岑长,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
    李陵:字少卿,与苏武同时代人。汉武帝时为骑都尉,率兵出击匈奴,被困投降,汉朝族灭其家,李陵病死匈奴。《汉书》:李陵败降匈奴,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素与陵善,遣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至匈奴招陵。立政等至,单于置赐汉使者,李陵、卫律皆侍坐。后陵、律持牛酒劳汉使,博饮,两人皆胡服椎结。
    ⑹短服:此指胡服。《梦溪笔谈》:窄袖短衣,长靿靴,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靴,便于涉草。
    ⑺“谈笑”句:言鲁仲连却秦军事。左思咏史八首》:“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⑻七贵:泛指把持朝政的贵族。潘岳《西征赋》:“窥七贵于汉廷。”李善注:“七姓谓吕、霍、上官、赵、丁、傅、王也。”
    ⑼“仍留”二句:用鲁仲连助田单攻聊城事。《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齐田单攻聊城岁馀,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於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
    ⑽“函谷”两句:用汉朝班超故事,说明中原已被安史叛军占领,关内的函谷反成了边塞。《后汉书·班超传》:班超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疏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帝乃征超还。章怀太子注:玉门关,属敦煌郡,今沙州也。去长安三千六百里,关在敦煌县西北。函谷,关名,战国时秦置,故址在今河南灵宝东北。玉关,即玉门关,汉武帝置,故址在今甘肃西北小方盘城。
    ⑾洛川:洛水,即今河南黄河支流洛河。易水:在今河北省北部,发源于易县,南入拒河。《通志·地理略》:洛水,出商州上洛县,经虢州、河南入河。《史记正义》:易水出易州易县,东流过幽州归义县,东与滹沱河合。
    ⑿嵩岳:即嵩山。燕山:燕山山脉,在河北平原北侧,由潮白河口到山海关,东西走向。《通志·地理略》:中岳嵩山,在河南告成县。《隋书》:渔阳郡无终县有燕山。《太平御览》:《隋图经》,燕山,在易县东南七十里。
    ⒀申包:指申包胥。《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吴兵人侵楚国,申包晋代表楚国到秦国请求援兵。秦国不出兵,申包胥立在宫廷墙边而哭,日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国于是出兵援楚。《左传》:吴入郢,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秦伯使辞焉,曰:“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⒁淼淼:水大貌。《广韵》:“淼,大水也。”
    ⒂子规:即杜鹃,鸣声哀苦,好像在叫“不如归去”,使客居他乡之人心生凄恻。

译文

    其一
    田横曾经逃亡到岛上,苏武曾被放逐到荒无人烟的北边。如今关塞重重,交通又被战火阻断,真不知哪一年才能返回自己的家园。
    其二
    辞官而归的崔亭伯如今在什么地方?反正李陵投降自奴匈奴是死在了他乡。海水也和我一样的满面愁容,看那中原之人已换上了胡装。
    其三
    我本来也有鲁仲连谈笑间退敌的良策,无奈所交往的权贵疏远了我。但我心里仍保留一只退敌的箭,总有一天把鲁仲连助齐攻燕的战书发射出去。
    其四
    中原的沦陷,函谷关已成了玉门关;收复无望,不知何年何我还能从那里进入长安。洛水已经变成了易水,嵩也已被视作了燕山。人们的面容都带着塞外的沙,中原人也操着羌胡的语调。现在有的只是申包胥的终日痛苦,哭得两鬓斑白也是枉然。
    其五
    湘水淼淼一望无际,青青的声芦叶在整齐地生长。我的思乡之情归到哪里?就在那大江之西、日落的地方。这遥远的行程已不知该奔向何处,也只好先歇在这嫩绿的草地旁。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那杜鹃鸟的叫声,声声凄苦断人心肠。

赏析

    唐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没有想到安禄山会叛乱,军事上毫无准备,当叛乱的战鼓震动大明宫的时候,他才匆忙布置防御。一时间大唐王朝烟四起,战火弥漫,百姓逃亡,生灵涂炭。至德元载(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于是李白携妻子宗氏南奔,往来于宣城、当涂之间,此五首诗为其奔亡道中所作,记录了人们在战争中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哀痛及自身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