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

本草纲目》(公元1578年)明.李时珍著。 五十二卷。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收载药物1892种,附药图1000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10000余。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 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释名
至掌。大者名蜞、蛭、蟥、鳖。

气味
咸、苦、平、有毒。

主治
产后血晕(血结于胸中,或偏于少腹,或连于 ..


释名
长股、田、青鸡、坐、蛤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水肿。用活三个,每个口内放一铜钱,钱上涂..


释名
蛆是蝇的幼虫

气味
寒、无毒。

主治
一切疳疾。在六间取粪坑听蛆淘净,封筒中,干后研末。每服一、二钱,加麝香少许,米汤送服。又方:用淘 ..


释名
、乳齐、应条。

气味
咸、微温、有毒。

主治
小儿脐疮。用蛴螬研末敷涂。数次可愈。
小儿唇紧。用蛴螬研末,猪油调搽。
丹毒。用蛴螬捣烂敷 ..


释名
调、齐女。

气味
咸、甘、寒、无毒。

主治
百日发惊。用蚱(去翅足,炙过)三分、赤芍药三分、黄芩二分,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
..


释名
惊蟆

气味
辛、寒、有毒。

主治
热邪病。用蛤蟆(烧灰)、朱砂,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送下。一天服三次,极效。
瘰疬溃烂,用黑色蛤 ..


释名
壳、枯、腹 、金牛儿。

气味
咸、甘、寒、无毒。

主治
小儿啼。用蝉蜕四十九个,去前截,以后截研为末,分四次服,钩藤汤 ..


释名
推丸,推车客、黑牛儿,铁甲将军游将军。

气味
咸、寒、有毒。

主治
小儿惊(不拘急、慢均适用)。用蜣螂一枚捣烂,加水一 ..


释名
天水牛、八角儿。一角者名独角仙。

气味
有毒。

主治
疟疾寒热,小儿急惊,疔肿闱斑等。



释名
促秋、秋施、菊促、苦龙、何皮、癞蛤蟆。

气味
蟾酥:甘辛、温、有毒。
辛、凉、微毒。

主治
腹中冷嘲热讽癖(逆害饮食,民证停痰,两胁痞满,按之鸣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