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作者孟子

孟子》“四书”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蔽贤者当之。”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之闲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孟子曰:“禹恶旨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