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跷者,足太阳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出于外踝下足太阳申脉穴。(在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白肉际)

  当踝后绕跟,以仆参为本。(在跟骨下陷中,拱足得之)上外踝上三寸,以附阳为 。(在外踝上三寸,足太阳之穴也)直上循股外廉,循胁后髀。上会手太阳、阳维于 。(在肩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上行肩 外廉,会手阳明于巨骨,(在肩尖端上行两叉骨罅间陷中)会手阳明少阳于肩 。(在 骨头,肩端上,两骨罅陷宛宛中。举臂取之有空)上人迎夹口吻,会手足阳明、任脉于地仓。(夹口吻旁四分,外如近下有微脉动处)同足阳明上而行巨 ,(夹鼻孔旁八分,直瞳子,平水沟)复会任脉于承泣。(在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至目内 ,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五脉会于睛明穴。(见阴跷下)从睛明上行入发际,下耳后,入池而终。(池在耳后,夹玉枕骨下发际陷中)凡二十二穴。难经曰∶跷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合一丈五尺。

  甲乙经曰∶跷脉有阴阳,何者当其数?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

  气之在身也,如水之流,如日之行不休。故阴脉营其脏,而阳脉营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奇经八脉考

    奇经八脉考》,经脉专书,1卷,明·李时珍撰,刊于万历六年(1578年)。此书为研究奇经八脉之专论。李氏参考历代有关文献,对十二正经以外的阴维、阳维、阴跷、阳跷、任、督、带、冲八脉循行路线和主治病证,进行了整理和说明,并提出个人见解。其对奇经理论之阐发,为临床从奇经论治提供了依据,尤以冲、任、督、带等脉主证与妇科临床密切相关。奇经之学术经验,对气功之研究和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作者较全面地考述奇经八脉,是对经络学说之一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