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作者神农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在李时珍出版《本草纲目》之前,该书一直是被看作是最权威的医书


  味苦微寒。

  主头秃恶创,热气,疥搔,痂癣虫,疗龋齿。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羊泉,一名饴,生蜀郡。

  案《广雅》:桼姑,艾但鹿何,泽也。《唐本》注:此草,一名漆姑。



  味咸寒。

  主腰脊痛,不得着床,俯仰艰难,除热,可作浴汤。生川谷及田野。

  《吴普》曰:爵床,一名爵卿。(《御览》)

  《名医》曰:生汉中。

  案别本注:今人名为香苏。



  味辛温。

  主寒热,鼠瘘,瘰疬生创,破结聚气,下淤血,除湿痹,一名鼠蓂,生川泽。(旧在菜部,今移)

  《吴普》曰:假苏一名鼠实,一名姜芥也。(《御览》)名荆芥,叶似落藜而细,蜀中生啖之。(蜀本注)

  《名医》曰:一名姜芥,生汉中。

  案陶宏景..


  味甘寒平(《御览》作味苦平)。

  主下热气,益阴精,令人面说好,明目。久服轻身耐老。生平泽。(旧在《唐本》退中,今移)

  《吴普》曰:翘根,神农公甘有毒,三八月采,以作蒸,饮酒病人。(《御览》)

  《名医》曰:生 ..


  味甘寒。

  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

  叶主除寒热出汗。桑耳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症瘕积聚,阴补阴阳,寒热,无子。五木耳名糯,益气不饥,轻身强志。生谷。

  《名医》曰:桑耳一名桑菌,一名木麦,生犍为,六..


  味苦平。

  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

  根,作汤,益气止渴,补虚下气。

  汁,主痓.实,通神明,轻身益气。

  《名医》曰:生益州。

  案《说文》,冬生草也,象形,下者,箁,箬也。..


  (《御览》引:无吴字,是)

  味辛温。

  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邪,开凑(旧作腠,《御览》作涛,是)理根杀三虫。一名藙。生谷。

  《名医》曰:生冤句,九九日采,阴干。

  案 ..


  (旧作栀,艺文类聚及《御览》引,作支,是)

  味苦寒。

  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炮,皶鼻,白赖,赤癞,创疡。一名木丹。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樾桃,生南阳,九采实,暴干。

  案《说文》: ..


  味辛。

  主五内邪气散,皮肤骨节中,淫,淫温行毒,去三虫,化食。一名无姑,一名殿塘(《御览》引:逐寸白,散雒中,温温喘息,《大观本》作黑字)。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殿塘,生晋,三采实,阴干。

  案《说文》..


  味苦寒。

  主大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御览》作痰,非),除寒热结,止利(旧作痢,《御览》作利,是),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生川泽。

  《吴普》曰:枳实苦,公酸无毒,李氏大寒,九十月采,阴干。(《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