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王安石送项判官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
王安石送西京签判王著作
儿曹曾上洛城头,尚记清波绕驿流。却想山川常在梦,可怜颜发已惊秋。辟书今日看君去,著籍长年叹我留。三十六峰应好在,寄声多谢欲来游。
王安石送吴叔开南征
掺袂不胜情,犀舟击汰行。倦游无万里,惜别有千名。春草凄凄绿,江枫湛湛清。金陵多丽景,此去属兰成。
王安石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
王孙旧读五车书,手把山阳太守符。未驾朱轓辞辇毂,却分金节佐均输。人才自古常难得,时论如君岂久孤。去去便看归奏计,莫嗟行路有崎岖。
王安石送王覃
分走人间十五年,尘沙吹鬓各苍然。山林渺渺长回首,儿女纷纷忽满前。知子有才思奋发,嗟余无地与回旋。相看一作奏吴别,身世何时两息肩。
王安石送王大卿致政归江陵
九卿初命亚三司,朝吏相瞻得老师。南阙便还新印绶,东舟只载旧书诗。汉庭饯客无佳句,越水归装有富赀。回首千年见疏范,共疑今事胜当时。
王安石送孙长倩归辉州
溪涧得雨潦,奔溢不可航。江海收百川,浩浩谁能量。溪涧之日短,江海之日长。愿生畜道德,江海以自方。
王安石送叔康侍御
诏取名郎入宪台,此时方急济时才。圣聪应已虚心待,奸党宁无侧目猜。白笔岂知权可畏,皁囊还请上亲开。伫闻谠论能医国,飞报频随驿骑来。
王安石送沈兴宗察院出使湖南
谏书平日皁囊中,朝路争看一马骢。汉节饱曾冲海雾,楚帆聊复借湖风。皇华命使今为重,直道酬君远亦同。投老承明无补助,得为湘守即随公。
王安石送契丹使还次韵答净因老
老欲求吾志,时方摭我华。强将愁出塞,空得病还家。日转山河暖,风含草木葩。胜游思一往,不敢问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