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玄宗开元年间尚书丞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开国功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为张说所奖掖和拔擢,张说去世后,他又于开元二十一年辅佐玄宗为宰相。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他曾辟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献给他,未能如愿,晚年追忆,犹觉得可惜。
张九龄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
韦玄方继相,荀爽复齐名。在贵兼天爵,能贤出世卿。 学闻金马诏,神见玉人清。藏壑今如此,为山遂不成。 相如只谢病,子敬忽云亡。岂悟瑶台雪,分雕玉树行。 清规留草议,故事在封章。本谓山公启,而今殁始扬。 返葬长安陌,秋风箫鼓悲。奈何相送者,不是平生时。 寒影催年急,哀歌助晚迟。宁知建旟罢,丹旐向京师。
张九龄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
仙宗出赵北,相业起山东。明德尝为礼,嘉谋屡作忠。 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与善今何在,苍生望已空。 宿昔三台践,荣华驷马归。印从青琐拜,翰入紫宸挥。 题剑恩方重,藏舟事已非。龙门不可望,感激涕沾衣。 永叹常山宝,沉埋京兆阡。同盟会五月,华表记千年。 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共悲人事绝,唯对杜陵田。
张九龄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
未央钟漏晚,仙宇蔼沉沉。武卫千庐合,严扃万户深。 左掖知天近,南窗见月临。树摇金掌露,庭徙玉楼阴。 他日闻更直,中宵属所钦。声华大国宝,夙夜近臣心。 逸兴乘高阁,雄飞在禁林。宁思窃抃者,情发为知音。
张九龄和崔尚书喜雨
积阳虽有晦,经月未为灾。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汉回。 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风雷。照烂阴霞止,交纷瑞雨来。 三辰破黍稷,四达屏氛埃。池溜因添满,林芳为洒开。 听中声滴沥,望处影徘徊。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 无论验石鼓,不是御云台。直颂皇恩浃,崇朝遍九垓。
张九龄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
迢递终南顶,朝朝阊阖前。朅来青绮外,高在翠微先。 双凤褰为阙,群龙俨若仙。还知到玄圃,更是谒甘泉。 夜雨尘初灭,秋空月正悬。诡容纷入望,霁色宛成妍。 东极华阴践,西弥嶓冢连。奔峰出岭外,瀑水落云边。 汉帝宫将苑,商君陌与阡。林华铺近甸,烟霭绕晴川。 既庶仁斯及,分忧政已宣。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 济济金门..
张九龄奉和圣制过王濬墓
汉王思钜鹿,晋将在弘农。入蜀举长算,平吴成大功。 与浑虽不协,归皓实为雄。孤绩沦千载,流名感圣衷。 万乘度荒陇,一顾凛生风。古节犹不弃,今人争效忠。
张九龄恩赐乐游园宴应制
宝筵延厚命,供帐序群公。形胜宜春接,威仪建礼同。 晞阳人似露,解愠物从风。朝庆千龄始,年华二月中。 辉光遍草木,和气发丝桐。岁岁无为化,宁知乐九功。
张九龄饯陈学士还江南同用征字
荷蓧旋江澳,衔杯饯霸陵。别前林鸟息,归处海烟凝。 风土乡情接,云山客念凭。圣朝岩穴选,应待鹤书征。
张九龄饯济阴梁明府各探一物得荷叶
荷叶生幽渚,芳华信在兹。朝朝空此地,采采欲因谁。 但恐星霜改,还将蒲稗衰。怀君美人别,聊以赠心期。
张九龄东湖临泛饯王司马
南土秋虽半,东湖草未黄。聊乘风日好,来泛芰荷香。 兰棹无劳速,菱歌不厌长。忽怀京洛去,难与共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