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作者
    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
简介

    《金城北楼》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勾秋天晚金城及其周围川的壮丽森严景象。颔联描写了边疆凄清的生活场景。后两联由写景抒情,或借用典故,或直接发问,抒写了作者对广大戍边战士的同情和力求早日平息战乱、安定边土的愿望。全格具有明快苍劲的特色,情感表达颇为含蓄,后人多誉其有“兴象”。

注释

    ⑴金城:唐郡名,原为兰州,天宝元年改名金城郡,治所在五泉县(今甘肃兰州)。
    ⑵湍(tuān):指湍濑,水浅急流之处,这里指黄河滔滔的流水。声若箭:形容激流的声音象箭离弦时一样清脆响亮,富有声势。
    ⑶残:指下弦月。势:形状。
    ⑷垂竿:即垂钓,指隐居。羡:羡慕。磻(pán)溪:在今陕西宝东南,渭水的支流,相传周太公望(吕尚)出仕前曾垂钓于此。磻溪老即指太公望吕尚,此亦泛指隐者。
    ⑸体道:体会人事规律。塞上翁:《淮南子:人间训》载:塞上有人失,人往安慰他,其父说:这难道不是福吗?几个月后,失带着胡地骏回来。人往祝贺他,其父说:这难道不是祸吗?他的儿子骑折腿骨。人又去安慰他,其父说:这难道不是福吗?一年后胡兵入侵,丁壮出战,他的儿子以跛足得免。这故事反映了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辩证思想。
    ⑹边庭:边境。更何事:还有什么情况。
    ⑺羌(qiāng)笛:乐器,出于羌族,因以名之,其曲音调多凄婉。

译文

    在北楼上往西望去,满眼是晴朗的天空,浩浩的流水依傍着连绵的山峰,那秀丽的景色胜过图画。
    湍濑之上,急奔的水流好像离弦之箭的破空声;高挂在城头上空的一弯月亮形同一张悬着的弯弓。
    垂下钓竿我不由十分羡慕姜太公的际遇,当我深刻地领会到人事变化的规律时,又不由深深思念塞上那位通达世事的老翁。
    想知道边陲地带到底还发生了什么事,但知道如今回荡在那边陲上空的还是一片羌笛的哀怨之声。

赏析

    这首诗是唐天宝十一载(752年)秋冬之际,高适离开长安,赴任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中掌书记的途中,经金城时所作。登上北城楼,西望晴空万里,大好河山锦绣,诗人心中不禁波澜起伏,思绪万千。此前一直仕途平平的高适,此番是怀着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出塞的,因此这首诗在写景之余融入了诗人诸多关于自己和国家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