繄余昔龆龀,嬉戏慈母旁。开园种秋菊,寒花映书堂。
殷勤慈母心,采菊缝枕囊。祝儿蠲宿痾,祝儿好容光。
垂垂手中线,宛宛生清香。人生嬉戏时,此境安可常!
堂北萱草花,萎谢惊秋霜。峨峨大宛山,阡表齐泷冈。
前年菊花时,登高作重阳。墓门一瞻拜,宰木寒烟苍。
去年菊花时,奔走为戎装。枕戈待旦心,力筹保鲲洋。
今年菊花时,故园成战场。不及哭墓行,寸草心徒伤。
空山此高卧,哀泪沾秋裳。
作者
-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月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雪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