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足迹半天下,朅来持节临东夏。万里沧溟入壮观,洞庭彭蠡足惊诧。
三韩之西日本东,元冥少昊回祝融。归墟尾闾杳难测,清江碧汉来无穷。
碣石依稀望中小,天台不断连山绕。烟波明灭散群鸥,云水空青浮众岛。
扶桑渐觉明朝暾,还从海底升金盆。太阴灭尽清辉发,羲和稳驾波无痕。
有时飓母逞神武,冯夷击鼓百怪舞。白浪峨峨摧雪山,黑雾茫茫涨天宇。
三山六鳌安在哉,祖龙已去刘郎来。楼船不复返秦使,云帆更欲寻蓬莱。
雄豪千古俱沦没,唯有潮声尚如昨。从谁海上论盈消,独倚苍山看寥廓。
作者
-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