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前流水江陵道,鲤鱼风起芙蓉老。

晓钗催鬓语南风,抽帆归来一日功。

鼍吟浦口飞梅雨,竿头酒旗换青苎。

萧骚浪白云差池,黄粉油衫寄郎主。

新槽酒声苦无力,南湖一顷菱花白。

眼前便有千里愁,小玉开屏见山色。 

作者
    李贺(公元790年—816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20岁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因父亲名为晋肃,与进士同音,就以冒犯父名取消他的考试资格。后由于文学名气很高,担任了一名奉礼郎的卑微小官,留在京城。李贺本来胸怀大志,性情傲岸,如今作了这样一个形同仆役的小官,感到十分屈辱,就称病辞去官职,回福昌老家过上隐居生活。 李贺常骑着一头跛脚的驴子,背着一个破旧的锦囊,出外寻找灵感。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贫寒家境的困扰,使得这颗唐代诗坛上闪着奇光异彩的新星,于公元816年过早地殒落了,年仅27岁。
简介

    江楼曲》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共十二句,等分成三段。开头四句主要介绍环境背景和人物情状,笼括全篇,起着导引作用;中间四句着重写女主人公对丈夫的牵挂和系念,先纵后收,千般意绪,万种情怀,都绾结在一句“黄粉油衫寄郎主”上;结尾四句写不尽的相思和不尽的愁苦,郁闷的心情和阔大的景象构成鲜明的对比,情与景相反相成。全诗采取略貌取神之笔,从人物的动作细节中揭示其心态和情思,在结构上先从女主人公的神貌着笔,再转折到她回思其痛苦的相思之历程,后又回到描写其痛苦相思面上来,格深致婉转,构思自然巧妙,具备了既简括灵妙,又含而不露的艺术特点。

注释

    ⑴江陵道:指通往江陵之水道。江陵:古称荆州,唐为江陵府,即今湖北之江陵。

    ⑵鲤风:九风。语出梁简文帝诗《艳歌篇》“灯生阳燧火,尘散鲤鱼风”,《岁时记》:“九月风日鲤风。”这里指寒秋之风。芙蓉:荷花的别名。

    ⑶催鬓: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注曰:“‘催鬓’,《文苑英华》作‘摧鬓’,犹言掠鬓也。”《全唐诗》校:“催一作拥”。

    ⑷抽帆:即扬帆起航。

    ⑸鼍(tuó):又名鼍龙,俗名猪婆龙,即扬子鳄,传说欲则鸣,鸣声似鼓。鼍吟:鼍鸣叫,古人听鼍叫以占。《埤雅》云:“将风则涌,鼍欲雨则鸣。”浦口:即水滨。梅雨:指梅熟季节下起的连绵细雨。

    ⑹酒旗:即酒帘。酒店的标帜。唐刘长卿春望寄王涔阳》诗:“依微水戍闻钲鼓,掩映沙村见酒旗。”

    ⑺萧骚:水波动荡的样子。差池:即参差不齐貌。一作“参差”。

    ⑻用桐油涂制而成的雨衣。郎主:旧时妻妾对夫主的称呼。

    ⑼新槽:指制新酒的槽床。

    ⑽一顷:为一百亩。菱:镜子的雅称。《尔雅翼》云:“昔人取菱花六觚之象以为镜。”唐李白《代美人愁镜》诗之二:“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箸并堕菱花前。”

    ⑾千里愁:一作“千里思”。

    ⑿小玉:唐人对侍女的通称。元稹诗“栖乌满树声声绝,小玉床上铺衾”、路德延诗“酒殢丹砂暖,催小玉煎”都是明证。 

译文

    楼前的江水,一直通往江陵郡。如今今秋风遍地,寒冷的直吹得万木萧索,就连亭亭玉立的荷花都变得苍老了。

    一大早急着梳妆打扮,等丈夫回来,却又是一场空,只能对着南风说:这么方便的水上交通,起锚扬帆,你一天就可到家,却竟迟迟不归,叫我天天等得好苦哇!

    回想春夏之交,猪婆龙在江边鸣声如鼓,连绵的梅雨已经开始;就连招商的旗也因怕梅的腐烂而换成了苎麻布的。

    那时,眼看着荡漾的江水和参差滚动的密,便想到丈夫在江陵经商的苦辛,因而想方设法给他寄去了粉黄的油布衣。

    喝了槽床新沥的美酒佳酿,还是无力驱遣那愁绪,想观南湖佳景来散心遣愁,那里菱盛开,连缀成白茫茫的一片。

    触目驰怀,又想起远方的亲人来,忙命侍女推开屏风,希望看得更远更远,但映入眼帘的却是连绵不断的色。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唐代商业相当发达,特别是长江沿岸,如江陵(今属湖北)地区,经济繁荣,珠宝丝绸集散,商贾店铺林立,江上舟舸络绎不绝。由于水路畅通,这些地方从事长途贩运的男子很多,他们远离家园,往往旷日持久,年轻的妻子独守空房,本来就很难堪,加上江中风浪险恶,每当想起离去的丈夫可能遭遇不测,盼其平安归来的心情就更加迫切。此诗即代为商人妇思夫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