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有佳木,采之以为船。
隆隆若浮屋,轩窗开两偏。
粉壁团扇洁,绣柱水龙蟠。
中设棐木几,书史列其间。
茶铛与酒臼,一一皆精妍。
歌童四五人,鼓吹一部全。
囊中何所有,丝串十万钱。
已饶清美酒,更办四时鲜。
携我同心友,发自沙市边。
遇山蹑芳屐,逢花开绮筵。
广陵玩琼花,中泠吸清泉。
洞庭七十二,处处尽追攀。
兴尽方移去,否则复留连。
无日不欢宴,如此卒余年。¤
作者
    袁中道(1570年6月10日—1626年10月19日),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今属湖北省)人。“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其绩稍逊于宏道。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各有特色。游记文描摹入微、情景交融,日记写得精粹,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其诗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也写得较清新。但诗文思想较平泛,酬作应答、感时伤怀,艺术上创新不够。有《珂雪斋集》20卷,《游居柿录》(《袁小修日记》)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