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好游天作缘,昨日风雨今晴川。泊舟遥爱松际寺,入门稍觉风中泉。

恍然便与幽意惬,何况突兀岩崖前。咄哉两洞大奇绝,使我心神犹宕跌。

云端仙掌殊可辨,四壁烟霞互明灭。石床丹灶亦宛然,盐堆米积何纤屑。

却思造物有底意,为此形模巧施设。仙人已去山鬼来,虎豹疾走蛟龙回。

吾欲上下穷两崖,水深可溯闇可开。褰裳濡足亦徒尔,胡不久留但裴回。

君不见祝娘遗迹今荒台,当年读书安在哉。三生因果亦茫渺,虚堂寂历松风哀。

嗟我何为堕尘趣,十年不踏荆溪路。张公玉女入梦频,闻誇善卷空复妒。

今日何日果此缘,山僧地主欣相遇。经时未豁尘土肠,一朝欲向山灵诉。

洴浰蒋,吴区潘,二子知我我不谩。百年易尽欢不足,胡不买山偕盘桓。

子今有山不肯居,我今无钱欲买难。待我有钱知几时,蹉跎离墨与铜官。

作者
    李流芳(1575~1629年),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南直隶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侨居嘉定(今上海嘉定),明代诗人、书画家。 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崇祯二年,卒于檀园,享年五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