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黯黯锁玄云,皓齿吴娃唱柳枝。
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
皓齿吴娃唱柳枝,酒阑人静暮春时。
无端旧梦驱残醉,独对灯阴忆子规。 ?
作者
-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简介
《无题二首》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抒写了两个不同的事件。第一首为“卮酒食河豚”,第二首为“吴娃唱柳枝”。这两首诗虚实结合,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当时祖国长夜漫漫,杜鹃啼血的政治环境,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与渴望光明的情怀。
注释
此诗为赠作者日本友人滨之上,即滨之上信隆(1899--1967),日本鹿儿岛人,当时为上海筱崎医院耳鼻喉儿科医生。
黯黯:气象惨淡的样子。锁:笼罩,封闭。玄云:黑云。
遥夜迢迢:长夜漫漫的意思。上春:古时正月称谓上春。
岁暮:年底。何堪:哪能够。
卮(zhī)酒:杯酒。卮,酒器。河豚:一种有毒的海鱼。
此诗为赠作者日本友人坪井芳治。坪井芳治(1898一1960),日本东京人,当时为上海筱崎医院儿科医生。
皓(hào)齿:洁白的牙齿。吴娃:泛指江南苏州一代的年轻姑娘,吴人称美女为娃。柳枝:原为古代民歌曲调,名《折杨柳》或《折柳枝》。唐代进入教坊,名《杨柳枝》。白居易有《杨柳枝词》八首,其中有“古歌旧曲君休问,听取新翻《杨柳枝》”的句子。又在《杨柳枝二十韵》题下自注:“《杨柳枝》,洛下新声也。”诗中指歌曲,又以“吴娃”而引出“杨柳枝”。
酒阑(lán):指酒席将尽未尽之时。阑,尽,晚。
无端:没有来由。旧梦:往事,犹言旧事如梦。残醉:酒醉将醒。
子规:即杜鹃。师旷《禽经》:“春夏有鸟如云不如归去,乃子规也。
译文
其一
祖国正在黑云笼罩之下,漫漫长夜隔住了新春。
岁尾之际怎禁得起再悲伤,权且拿起杯中酒吃河豚。
其二
牙齿洁白的苏州姑娘唱着柳枝曲,酒阑人静像是暮春的时候。
没来由的旧梦赶走了残剩的醉意,我独自对着灯光的阴影想起啼血的杜鹃。
赏析
创作背景
据《鲁迅日记》1932年12月31日载,这两首诗系书赠日本朋友滨之上信隆和坪井芳治的(当时均为上海莜崎医院医生)。又,同月28日记:“晚坪井先生来邀至日本饭馆食河豚,同去并有滨之上医生。”可为注脚。这是两首借物托情的政治抒怀诗。
整体赏析
这两首诗是作者鲁迅的咏怀抒情诗。
第一首抒发了鲁迅有感于岁暮冬夜的黑暗漫长,而以酒浇愁遣怀的情绪。诗的前两句“故乡黯黯锁玄云,遥夜迢迢隔上春”,描写了故乡(也指故国)的冬夜,黑云密布,长夜漫漫,仿佛这冬天和初春隔得有如此之遥,诗人说:“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但在中国,这春天也是遥不可及的。诗虽写眼前实景,却暗喻了当时中国的黑暗沉重的现实:后两句“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是说岁暮之时,又怎么能再忍受那无尽的忧愁呢,不如暂且借酒浇愁,把酒吃河豚鱼吧。诗中虽实写了此次食河豚的事,但在此诗中也表达了拼死吃河豚,并将生命置之度外的情感。
此诗沉郁幽愤,寄怀抒愁,伤时忧生,沉静而又韵味深沉。
第二首诗也抒发了作者感时伤怀,思念旧交故友的情感。诗中写道:暮春时节,在热闹的酒宴上,明眸皓齿的姑娘演唱了柳枝词,引起了作者的思乡念旧之情。当酒阑席将尽的时候,夜己深了,人散了,四周安静下来,忽然作者做起了旧梦。醒来时,自己的酒也醒了。最后,在落寞的情调之中,作者只能坐在灯阴底下,思念起故人。诗的第一句由吴娃唱的柳枝词的歌,由传统的折柳赠别风俗,转入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之情,而这种思念特别是在热闹的酒宴之后,人静之时,最宜生发。
《无题二首》,描写了作者感时伤乱、思念故乡旧交的感情,并以此借酒浇愁,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诗歌主题,体现了鲁迅的文人情怀。鲁迅写这二首诗,是体现着他的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情趣和感情的。全诗含蓄隽永,忧伤的思绪淡淡地流寓在诗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