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岁寄江南,耆旧瞻四五。
播吟往还径,筇袂互翔舞。
一瞬扫霆雹,追忆指画肚。
硕果可园翁,望与钟阜伍。
等身杀青作,余事记风土。
雅故启后生,人师骚坛主。
挺立兵戈际,其气如龙虎。
隐几出商歌,魈魅莫敢侮。
偶遭张藉阨,破翳神为弩。
天还读书眼,细字万物睹。
忧患老学易,证圣药狂瞽。
悠悠姬孔情,浃洽须眉古。
发蒙图中人,百代映谈麈。
作者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