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族称王佐,朝经允帝求。本枝疆我李,盘石冠诸刘。
礼乐光辉盛,山河气象幽。系高周柱史,名重晋阳秋。
华省膺推择,青云宠宴游。握兰多具美,前席有嘉谋。
赋得黄金赐,言皆白璧酬。著鞭驱驷马,操刃解全牛。
出镇兼方伯,承家复列侯。朝瞻孔北海,时用杜荆州。
广固才登陟,毗陵忽阻修。三台冀入梦,四岳尚分忧。
郡邑连京口,山川望石头。海门当建节,江路引鸣驺。
俗见中兴理,人逢至道休。先移白额横,更息赭衣偷。
梁国歌来晚,徐方怨不留。岂伊齐政术,将以变浇浮。
讼简知能吏,刑宽察要囚。坐堂风偃草,行县雨随輈.
地是蒙庄宅,城遗阏伯丘。孝王馀井径,微子故田畴。
冬至招摇转,天寒螮蝀收。猿岩飞雨雪,兔苑落梧楸。
列戟霜侵户,褰帏月在钩。好贤常解榻,乘兴每登楼。
逸足横千里,高谈注九流。诗题青玉案,衣赠黑貂裘。
穷巷轩车静,闲斋耳目愁。未能方管乐,翻欲慕巢由。
讲德良难敌,观风岂易俦。寸心仍有适,江海一扁舟。
作者
    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