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

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著青壁。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简介

    《阆歌》是唐代大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古体诗。此诗前六句叙景,后二句述情。全诗记叙了阆中清明祭祖的盛况,并表达了对中原时局的忧虑,表现了诗人忧国爱民之情。《阆山歌》专咏阆山之胜,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它与《阆水歌》一起成为杜甫在阆中时期的代表作。

注释

    ⑴“阆州”二句:点出阆州名山及其方位。灵山在阆州城东北十里,传说蜀王鳖灵登此山,因名灵山。玉台山在阆州城北七里,上有玉台观,唐滕王(李元婴)所造。杜甫另有《玉台观》诗。灵山:一作“山”。玉台:一作“玉壶”。

    ⑵“浮”句:写山上,欲尽不尽,即所谓薄云。松浮,指松枝在摇动。

    ⑶“江动”句:写山脚,将崩未崩石,即所谓危石。江动,指江水在涌动。未:一作“已”。

    ⑷“那知”两句:先写出脚下,后写山上。根,石根,亦即山根。江流汹涌而石根不崩,安知不是有鬼神呵护。所以浦起龙说:“那知其无,正见其有。”气,气象。嵩华,中岳嵩山与西岳华山。敌,匹敌,即“草敌虚岚翠”之“敌”。是说灵山、玉台可与嵩华并高。见阆山而联想嵩华,已逗下“中原未归”意。

    ⑸中原:地区名。广义指整个黄河流域,狭义指今河南一带。此指前者。格斗:指安史之乱。

    ⑹“应结”句:一作“应著茅斋向青壁”。茅斋:即曾由阆中后人建存于古城内的“杜甫草堂”。著:一作“看”。青壁:即石崖。青表其色,壁状其峭。 

译文

    阆州城东的灵山呈现一片白色,而阆州城北的玉台山则一片碧绿。松树上浮着欲尽不尽的彩,江浪摇动着将崩未崩的石头。虽然这里人也祭拜祖先,可当地的子孙后代却从来没有与祖先灵魂或相会。虽然世界上没有鬼神与人能真正相会,但这里的祭拜盛况可与嵩山华山清明活动相匹敌。中原地区的战争尚未结束,应建个茅屋来把青纱幔挂于屋址的墙壁上。

赏析

    广德元载(763年)秋天,寓居在梓州(今四川三台)的杜甫突然得到挚友房琯客死在阆中古城的噩耗,便星兼程赶赴阆中,吊唁并料理朋友的后事,并就此迷恋上了阆中的山光水色。杜甫第二次从梓州到阆中,是广德二载(764年)春。杜甫的两次来阆,由于心境的巨大反差,一次因吊唁朋友,一次因迷恋阆中山水而喜游,所写的诗自然也反差巨大。他第一次到阆中所写的20多首诗歌,无论是山水诗送别诗,还是遣怀诗,字里行间都浸润着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诸如《征夫》《警急》《王命》等,都是带泪沾血之作。第二次杜甫在攀登城南锦屏山时,天高心远,写下了这首《阆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