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好音能琵琶,千态万恨归边沙。明妃紫台作胡语,公主乌孙思汉家。

慷慨惟凭马上乐,凄凉岂必军中笳。新声鼓出好词曲,三日一调劳红牙。

古词元人百杂剧,新曲《牡丹》兼《浣纱》。伯龙红友供繁弄,酒酣一唱三咨嗟。

改调高弹飒风雨,攒点忽似更虾蟆。手搊口歌声若一,丝肉粉飘如飞花。

小声吹裂漆筚篥,大声掺乱渔阳挝。自矜琵琶与琴应,眩精骇耳非淫哇。

一一晖音合清浊,上腔下柱同整斜。十指绝光若惊电,双袖奋影争流霞。

乱击空中白翎雀,横奔塞上拳毛騧。毛血淋漓尽挥洒,又如胡汉相纷拿。

大雷小雷响四迸,天惊石破愁女娲。儿女呢呢不得语,恩怨尔汝潜相加。

缓调平弦有时倦,掩抑奇态嫌■

作者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