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笏尖中路渐成,远看如削近还平。
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
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眼前直觉群山小,罗列儿孙未得名。

作者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简介

    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林则徐被任命为南乡试正考官,途经贵州时,有《即目》
    此诗写后。相当出色。
    贵州多,首以“万笏”比喻高耸的群山。次写山路,远看如刀削,而近看尚平坦,恰是山行的真实体验。
    “不知”二句,写身与天接,自下生,衬托出诗人置身之高。
    “飞瀑”二句;是全诗的诗眼。上联写中飞瀑的壮观,下联写一峰先晴的美景。一个“拖”字,一个“放”字,都很传神,很生动。
    末二句从杜甫望岳》诗“西岳峻峭竦处尊,诸峰罗列如儿孙”脱化而来,虽有欠新颖,但纵观全诗,仍不失为写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