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
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
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
嗟来可足吝,徒没空自遗。
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
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
作者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简介
    序: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尚悠,为患未已。登岁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载通;旬日以来,始念饥乏。岁夕矣,慨然永怀。
    今我不述,後生何闻哉!
    -----------------------------------------------
    〔说明〕
    这首约作于宋文帝元嘉三年(426),陶渊明六十二岁。“有会而作”
    就是有感而作。陶渊明晚年的生活日渐贫困,加之遇到灾荒,家中常常困乏,
    甚至到了揭不开锅的程度。这首诗就真实地再现了诗人的这种困境。尽管穷
    困如此,但诗人仍能固穷守节,决不向权贵妥协,表现了老而弥坚的性格。
    旧谷即没,新谷未登(1),颇为老农(2),而值年灾,日月尚悠(3),为患未
    已(4)。登岁之功(5),既不可希(6),朝夕所资(7),烟火裁通(8)。旬日以来,
    始念饥乏。岁夕矣(9),慨然永怀(10)。我今不述(11),后生何闻哉(12)!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13)。
    寂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14)!
    怒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15)。
    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16)!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17)。
    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18)。
    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19)。
    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20)。
    〔注释〕
    (1)未登:谷物没登场,即尚未收割。
    (2)颇为老农:做了很久的农民。老农是作者自称。
    (3)日月尚悠:日子还很长。悠:久远。
    (4)未已:不止。
    (5)登岁之功:一年的农业收成。
    (6)希:希望,指望。
    (7)朝夕:指每天,日常。资:资用,指吃的用的生活必需品。
    (8)裁:同“才”,仅。
    (9)云:语助词,无意义。夕:指年终。
    (10)永怀:用诗歌来抒写怀抱。永:通“咏”。
    (11)述:陈述,抒写。
    (12)后生:后代,子孙。
    (13)弱年:少年时期。更:经历。
    (14)菽(shū叔):豆类的总称。甘肥:指精美的食品。
    (15)惄(nì逆)如:因饥饿而愁苦之状。(诗经?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毛传:
    “惄,饥意也。调,朝也。”郑玄笺:“怒,思也,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饥之思食。”亚九饭:亚,次于。
    九饭:一个月吃九顿饭,指子思。《说苑?立节》说,子思住在卫国时,非常贫困,“三旬而九食”。这
    句是说,我饥饿穷愁,仅次于子思。当暑厌寒衣:在暑天还穿着讨厌的寒衣,谓贫穷而无夏衣更换。
    当:值。
    (16)暮:指年终,一年将近。如何:奈何。
    (17)善:称许,称赞。粥者:施粥以赈济饥民的人,这里指黔敖。《礼记?檀弓》:“齐大饥,
    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
    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蒙袂(mèi
    妹):用衣袖蒙住脸。袂:衣袖。
    (18)嗟来:不礼貌的吆喝声。吝:恨。徒没:白白地饿死。遗:失,弃。以上四句称许黔敖的
    善良本心,并为蒙袂者不食嗟来之食而婉惜,其实诗人自己也是不主张食嗟来之食的。萧统陶渊明
    传》说渊明“躬耕自资遂报赢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僵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
    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陶渊明此诗“有会而作”,疑即有感于此而作。
    (19)这两句用《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的典故,是说君子可以为保持节操
    而穷困,小人如穷困就会干出越轨之事。夙所归:平素的志向所期望达到的。
    (20)馁(něi):饥饿。在昔:过去。余多师:我有很多老师。指值得效法的先贤,如伯夷、叔
    齐、子思,以及不食嗟来之食的蒙袂饥者等。
    [译文]
    陈谷已经吃完,新谷尚未收获,我这长期务农的老汉,又遇上了灾荒之
    年,来日方长,饥患未了。一年的收成,既然已无指望,日常生活所需,仅
    能勉强维持不至断炊。近十多天来,开始感到饥饿困乏。一年将尽,深有感
    慨,写下此诗以抒发怀抱。现在我如果不把心里话说出来,后代子孙又怎么
    能知道呢?
    年少即逢家困乏,
    老来更贫常受饥。
    粗食淡饭愿已足,
    哪敢企求精美味!
    穷困仅次于子思,
    暑天已厌穿寒衣。
    一年岁月又将尽,
    何等辛酸又苦悲!
    施粥之人心善良,
    掩面之人非所宜。
    嗟来之食何足恨,
    白白饿死徒自弃。
    人穷斯滥非我愿,
    君子固穷是本志。
    饥饿贫穷又何妨,
    古来多有我先师。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延伸阅读
  1. 咏二疏
  2. 命子 其七